我国水运基础设施规模世界第一 令世界瞩目

我国水运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保持世界第一,到2021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0867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659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超过1.6万公里。

以沿海运输通道、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等为水运主要通道,以主要港口为枢纽,衔接铁路、公路、管道等方式,连通世界、干支衔接的水路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也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攻方向。水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明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目前我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港口建立了海运航线联系,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的国家,在全球航运、物流体系中的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水运促进了我国沿海沿江产业布局优化,带动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我国是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的国家,在全球航运、物流体系中的枢纽地位不断提升。规模巨大、内畅外联的水运体系,有力保障了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此外,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沿海专业化码头装卸作业效率、百米岸线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建成了厦门远海、青岛前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及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海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以“生产管理系统(TOS系统)”“设备控制系统(ECS系统)”为代表的智慧港口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引领了全球港口智能化发展。

举报 分享 2022-10-23 10:57:5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