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是什么东西 它属于补充养老保险
首先介绍职业年金的概念。很简单,职业年金也是养老保险的一种,属于补充养老保险。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立法强制执行。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个层次是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目的是为符合条件的职工提供更高的退休待遇。
补充养老保险是从国外引进的,当时翻译过来就是“年金”,一直延续至今。我国目前有两种年金制度,一种叫“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另一种叫“职业年金”,由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缴纳。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建立企业年金,但大多数企业没有。但职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职业年金产生的原因如下: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制度改革,由退休养老制度改为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由退休金变为养老金。为了弥补他们之间的下降(差异),职业年金应运而生。
第三个层次叫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刚刚起步,还不完善。
第二,介绍一下如何缴纳职业年金。职业年金的缴费方式与基本养老保险相同。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为基数,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其中,上缴工资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接近,单位上缴比例为8%,个人上缴比例为4%。
比如一个公务员的实缴工资是7000元,他每月的职业年金是280元,由单位直接从他的工资中扣除,代为申报缴纳(代扣代缴)。
同时,单位还需要额外支出560元,与个人应缴纳的280元一起计入公务员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大家可以看到,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是有显著区别的。单位缴费不计入统筹账户,计入个人账户。
另外,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中的金额是有收益的,不同省份、不同管理模式的单位也不尽相同。他们有的拿投资来收收益,有的按照记账利率计算利息。
假设公务员职业年金账户金额的年投资收益率(或记账利率)为5%,全年共产生560×12×5%=336元。共计560×12+336=7056元记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退休时计算职业年金。
第三,介绍一下职业年金交多少。目前职业年金有三种领取方式,但最常见的是按月领取。在这一点上,职业年金待遇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退休时的个人账户总额除以月数。
个人账户总额是指个人账户历年积累额,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工龄越长,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总额自然就越多;
第二,个人职位和职级越高,缴费工资越高,每月的存款额也就越多,个人账户总额自然也就越多。
可见,职业年金也是“多缴多得,长期多缴多得”。
月数与基本养老保险相同。如果是60岁退休男性公务员,月数是139。如果是55岁的退休女公务员,总月数是170。
下面,我用上面的例子详细讲解一下职业年金的计算方法:
假设你25岁成为公务员,不考虑涨薪和投资收益变化,每年在个人账户上保留7056元:
1.如果是55岁退休的女性朋友,缴纳职业年金30年。她退休时个人账户7056×30 = 211680元,职业年金211680÷170 = 1245元。
2.如果你是60岁的退休男性朋友,你的职业年金会交35年。退休时个人账户为7056×35 = 246960元,职业年金为246960÷139 = 1776元,很好的体现了长缴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