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沙漠真的可以变成绿洲!20世纪50年代,位于河北承德围场县北部的塞罕坝可谓是一片荒原,放眼望去,只有漫天的黄沙,丝毫看不见一草一木。
据报道,塞罕坝正在打造智慧林场,也就是为每棵树建档案,像树种、树高、位置、生长状况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要全面摸清全场3亿多株树木的底数,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美丽塞罕坝,持续在建设美丽中国上走在前、做表率。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水源地之一。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因为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曾经是历代皇家的后花园,后因吏治腐败,连年战争和山火等内忧外患,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风沙满天。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建场,60年来经过塞罕坝三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由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林场总面积140多万亩,有林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82%
塞罕坝又让山河披上了绿装,为表彰塞罕坝几代奋斗者的突出贡献,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联合国授予环境荣誉最高奖“地球卫士奖”,2021年又获联合国“土地生命奖"。
从这里到首都北京,不过180公里的距离,如果这里的风沙一路往南,那么在北京将会看到黄沙飞满天的景象。于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国家决定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
如今从高空俯瞰,塞罕坝上百万亩波澜壮阔、郁郁葱葱的人造森林,犹如一只奋飞的雄鹰,用两只巨大的翅膀牢牢扼守着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并与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的防护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雄伟的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正是因为这一代代塞罕坝务林人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的绿水青山,他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青春理想去浇灌这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竟真的开出了梦想之花。
如今,这片绿洲不仅给周围群众带来了增收,还创造了几千个就业岗位,可以说,这片山山水水,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这一片繁荣景象,与一代代无私奉献的务林人们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的绿水青山,他们是蕞可爱的人。
沙漠都能变成绿洲,还有什么不可能?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十年如一日地付出,相信终有一天,一定也能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