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秋分不是秋天的第一天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秋分”的“分”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平分了整个秋季,此时秋天的九十天正好过去一半,大江南北秋高气爽,充满丰收的喜悦;其二是平分了昼夜寒暑,在这一天,白昼和夜晚等长,天气舒适,不冷不热。正如《春秋繁露》所描述的:“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秋分日这天,太阳从北半球移动到赤道,黄经夹角为180°,黄道和地轴形垂直,因此这一天全球任何地方都是昼夜平分,白天黑夜都是均等的12小时。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都不会发生极昼或极夜现象。此后太阳直射点渐渐往南半球偏移,我国所在的北半球白昼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气候也越来越冷。

秋分分为三候:

雷始收声:雷声作为夏日的常客,也在秋分后偃旗息鼓。

蛰虫坯户:为了抵御席卷而来的寒气,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住,筑成能抵御寒冷的温暖小窝。

水始涸:涸是干竭,春夏水长,到秋冬就会干涸。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而且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是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秋分有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风筝、送秋牛、祭月、竖蛋等传统习俗。

需要注意的是,秋分不是秋天的第一天,秋天的第一天是从立秋开始的,不是秋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就是立秋,而秋分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立秋后还要经过处暑、白露后才是秋分。

秋分意味着太阳到达了黄金180度,秋分节气到来也表示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秋分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的位置就会向南偏移,我们北半球的夜晚开始变长,白天开始变短。

举报 分享 2022-09-23 09:15:0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