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夺取荆州后,如果把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如何处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乘机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旋即被擒,后遭处死,人头被孙权送给曹操。
众所周知,刘备后来发兵伐吴,打的旗号就是为关羽报仇。那么,如果孙权不杀关羽,将其直接送给曹操处置,哪怕不能阻止刘备夺荆州,至少也可以毁了他的借口,恶心恶心他,岂不妙哉?
想的很好,但是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曹操不傻,他绝不会杀关羽,相反可能采用三种行动,每一种都足够让孙权极其被动。
在说曹操可能的行为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当时曹刘孙三家的局势。
三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三国是一个经典的三方博弈,两两之间的同盟都是不牢固的,三方都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利益诉求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孙权夺荆州之前,三方就是经历了一次同盟关系的重塑。
当年,面对强大的曹操,刘备孙权结成同盟,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从此共同进退。刘备在战后夺下的荆州南部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太过偏远,孙权便将自己夺下的南郡借给刘备发展。
但是,随着刘备入蜀,兼跨荆、益二州,又在汉中击败曹操,势力大涨。更厉害的是,之后关羽北伐,欲夺襄樊,威胁曹操的大本营许昌,曹操刚刚从汉中泥潭抽出脚,发现背后已经有了一把刀!
而孙权也不能眼看刘备继续做大,让自己被边缘化。于是,孙刘联盟自然而然地破裂,曹操孙权找到了利益平衡点,终于握手言和。孙权向曹操称臣,曹操撤去对东吴的防线,全力对抗关羽,而孙权则命吕蒙奇袭荆州,共同造成了关羽的败亡。
然而,关羽战败后,三方的利益平衡又一次被打破了。
对孙权而言,夺取了荆州大部,占尽便宜。而曹操虽然解了燃眉之急,却不得不面临孙权做大,取代刘备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试问这时候,他还能继续跟孙权保持“蜜月期”吗?
所以,如果孙权真的把活的关羽送到曹操面前,那不好意思,机会来了,看我怎么玩你!
首先我们很明确,曹操绝不会杀关羽。因为杀了关羽,就是自动招来刘备的仇恨,替孙权分忧。曹操要这么蠢,就不是一代奸雄了。历史上,曹操看到孙权送来的关羽首级都不上当,以诸侯礼厚葬,要是看到活的关羽,当然不能杀。
曹操可能采取的第一个方式,也是对孙权最仁慈的一种,就是“拒收”,你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如果曹操这样做,就是同时给刘备和孙权释放一个信号,你们两家的恩怨,我不管!
如果原本刘备伐吴还要担心曹操助阵孙权的话,这下就可以彻底解除顾虑了。而孙权则是自讨没趣,得到了孙曹联盟破裂的明确信息,在面对刘备进军的时候先矮了一截!
为什么说曹操不收关羽还算对孙权仁慈呢?因为不收表示自己也不会出手,如果收了,孙权就真的惨了,曹操很可能会用关羽攻打孙权!
不要觉得不可能,想当年关羽在徐州之战后就投降过曹操,还为其在白马一役击杀袁绍大将颜良。此次投降,不过情景再现而已。
关羽对刘备有感情,投降曹操后,断然不会攻打刘备。但对孙权,那可是卯足了劲要一雪前耻,这样一来,孙权等于是给曹操送了一把砍自己的刀。
当然,最严重还是第三种可能,曹操把关羽送还刘备!你说曹操不会纵虎归山?当然不是白送的,与关羽一起回到刘备身边的,将是一份曹刘共击孙权的盟书!你说刘备不会与曹操结盟?不,他会的。
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孙权击败关羽后,已经独占荆州七郡中的六郡。对刘备而言,丧失了最重要的荆州根基;对曹操而言,孙权取代关羽,继续威胁襄樊。于是,曹刘两家有了共同的利益,结盟变得充满可能性。
曹操只要提出,战后平分荆州,甚至将荆州全部送还刘备,自己独占东吴大本营扬州,刘备会不会动心?
你说刘备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也许吧。可是曹操都把关羽送回来了,伸手不打笑脸人,而孙权可是铁了心跟自己翻脸的,哪怕做做样子,刘备也只能出兵,最多夺得一些州郡以后及时停手罢了。
而无论刘备出力多少,只要曹刘结盟来攻,孙权还能顶得住吗?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综上,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孙权真的送来了活关羽,曹操一定不会让孙权祸水东引的诡计得逞。只要曹操不杀关羽,刘备就不能先打曹操,孙权只能独自面对刘备的怒火。而万一曹操把关羽送还,对刘备释放善意,那孙权怕是时日无多,死期将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