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古代又有哪些禁忌

随着元宵节的到来,全国各地也开始筹办起来,元宵节也被人们称之为“灯节”,为每年的正月十五,正如俗话所说,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元宵节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新年已经彻底结束了,小伙伴们需要收收心准备好工作和学业了。

当然元宵节在全国各地也有着不一样的风俗,甚至每一个城市都有责各自的习俗,就拿南北方的差异来说,在南方通常称之为吃汤圆,而北方则叫作吃元宵,而且实际上两者的做法上也不相同,但是由于如今生活质量的提高,汤圆的做法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较大的区别的了。

在古代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之一,因为这一天会有各种各样的灯会、舞会等,而在这一方面,山东的习俗就要更加“丰盛”一些,通常在山东各地会开展游艺活动,通常会有一个大型的团队在街边游艺,各种形式的杂技节目也是应有尽有,比如狮子舞、踩高跷、扭秧歌、赶毛驴等都可以见到。

那么在临沂本地的话又有什么比较特殊的习俗吗?答案当然是有的,在沂水当地,家家户户通常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做“面灯”,顾名思义就是用面捏出一盏盏漂亮的花灯,中间插入一个黄草竿,再黏上棉花与豆油,如果“面灯”的灯芯上如果“爆出小灯花”,就“预示”着小米、高粱等小粒作物丰收,如果是“大灯花”则“预示”豆子、玉米等作物丰收。

当然在临沂,过去也有着不少禁忌,比如正月十五之前不能剪头发,因为一直盛传着“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当然这也是一个误传,除此之外,还有正月十五新媳妇忌观娘家灯,以及在这一天不能弄破衣服,否则霉运缠身的说法。当然如今随着众多封建陋习的摒除,许多所谓的说法已经逐渐也就消失了。

举报 分享 2019-02-19 16:33:46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