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哥王阳明,人类无法阻挡他的脚步,只有地心引力能约束他

人人都有梦想,有人梦想屹立在成功之巅,俯瞰万千山峦;有人梦想行走到水穷处,坐看风云变幻。但大明王朝有一人的梦想竟然是要与孔孟齐名,做”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没错,他就是王阳明。

他的父亲王华再怎么说也是当朝状元,祖上也都是高级干部。看到自己的儿子这样口出狂言,害怕到时莽撞,辱没了家族名声,被人嘲笑可不好。那孔孟圣人的高尚德行是随随便便能去比肩的吗?于是要想个办法去阻止这个可能即将到来的“惨剧”。什么办法呢?王华想到了结婚,用家庭责任来转移王阳明的精力和注意力。

可是在大婚当天,竟然不见新郎官的到场,空空荡荡晾了新娘一天。原来,王阳明和当地的一位道士练习打坐,结果沉醉其中,忘了结婚这件事儿。可见,王阳明说要成为”圣贤“不是说着玩儿的。

政治上,他在工部搞建筑,在刑部断案子,在兵部靠一身武艺震慑武官找茬。可以说是文武兼备。后来刘瑾上台,因王阳明不配合其工作,将他贬到三千里开外的贵州龙场“再改造”。结果王阳明在这个未开化的地方兴办书院,教导当地百姓。还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境界。史称“龙场悟道”。

后来刘瑾被取消公务员资格,王阳明复官,被朝廷委以重任。时年明朝内部动荡,王阳明先是平定江西数十年的巨寇盗匪,一战成名,远近震惊。紧接着领命前往福建剿匪,中途遇到宁王叛乱,结果一个月随手就让这场蓄谋10年的计划破产。在平叛中,创造的“十家牌法”沿用到民国。基本上,王阳明充当了大明王朝的“消防队长”,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几乎达到“魔挡杀魔,佛挡杀佛”的境界。

可能看到人类已经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了,感觉孤独寂寞,悟出了最大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于是辞官做了老师,潜心研究学问。于是,开创了我们在历史课本上都学过的“阳明心学”。

《传习录》集中了王阳明一生对圣贤之道的参悟和理解,后世对这部著作的关注度不是很高,但它是提炼出佛学的经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完美契合的产物,可以说,在王阳明的手中,儒释道三家在经历上百年的碰撞与衔接中正式融合在一起。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2-24 09:11:3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