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多地又发生大量“恶魔之花”,有人却把它当羊的饲料,还雇人收割,养殖成本降低了一半,这次在浙江是遇到对手了。
土豆还想说的是,为啥在北美是很普通的植物,在我国却大肆扩张?背后或是基因产生了变化。
养殖户项继忠在浙江潮州养潮羊,在江省农科院畜牧所的建议下尝试着用一枝黄花做饲料。没想到湖羊特别喜欢吃,平均一天吃5吨,最多能吃下7吨。为保证一枝黄花供给,项继忠雇佣了几个低收的农户负责收割,工资100多元/天。
这种方法比焚烧、喷洒浓郁、人力拔除强得多,属于典型的一箭三雕:消除黄花、解决就业,且具有经济效益。
目前一枝黄花在我国多地出现,从最初的长三角开始向大西北、大西南蔓延。
有网友反映地铁站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由于长得过于茂盛,被杆梢上的一簇簇黄花压弯了腰,旁边的很多竹子疑似抵挡住死掉了一大片。一枝黄花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了!
土豆要说的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自北美,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却是很普通的植物,丝毫没有泛滥的迹象,但在我国却是另一幅模样。
比如在北美一枝黄花大部分高度只有1米左右,在我国却高达2米左右,甚至超过3米,茎秆挺拔、粗壮,花朵肥大、鲜艳。
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一枝黄花在我国没有天敌的缘故,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一枝黄花在北美至少有4个天敌,如锈菌、甲虫、瘿螨和蝽象,锈菌是一种植物寄生菌,能让植物患病、叶子;几十只甲虫则能把一枝黄花的叶子吃个精光。
那这仍不能解释一枝黄花在我国为何这么嚣张。专家给出的解释是,一枝黄花的基因在我国发生了变化,或者分布上出现了差异。
比如在我国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是多倍体,六倍体占77%、四倍体23%,而北美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的比例相对均衡,分别是41%、28%、31%。
问题就出现在这些多倍体一枝黄花上,因为多倍体植株普遍具有个头大、茎秆粗壮、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多倍体一枝黄花具有较高的耐热性,最初从北美引入到上海、南京一带,突然面临温度较高的新环境,很可能二倍体的一枝黄花被淘汰了,只剩下了四倍体和六倍体一枝黄花。
所以我们要警惕任何一个外来入侵的生物,千万别小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