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视线的供销社为何近期“爆红” 原因分析

供销社又回来了,社区食堂也办起来了。

供销社最早的时候是在1950年创立的,而且一直存在着,并不是说重新推出。

是不是很多岁数大的人又感觉找回了原来的回忆。但是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尝试和突破,是在一个新的体系上做的创新。虽然是旧瓶,但是装的是新酒,这就是唯物辩证主义在我们经济发展中的活学活用。

供销社未来是三位一体,那就是生产、供销、信用。在生产方面,基层的供销社可能会与很多合作社以及各类大户紧密合作,直接下订单组织生产。在供销方面,不论是现在正在组建的互联网供销社平台,还是结合邮政进行的农产品流通渠道,都将大大扩展基层农产品的销售。在信用方面,可能会同农商行或者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利用金融杠杆发展一些优势农业,或者给基层的种植者提供信贷,让他们放心种植,按订单生产。

在2015年供销社重新改造的时候,就已经定义,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推进基层社改造,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供销社又一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希望他在拓展农产品销售以及及时提供商品物资,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平稳经济以及扩大内需循环方面起到关键性的发展作用。

对供销社这个话题不必过度解读,供销社的存在,对农产品的产销具有积极影响意义,而且可以省去中间环节的成本,可以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此外,在特殊环境下,供销社系统可以更好保障人民生活物资的需求,降低了人为抬价、扰乱正常价格秩序等风险,供销社对大城市可能影响有限,但对农村地区或者小城市可能会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举报 分享 2022-11-02 11:07:53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