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再次登基,这次政变到底有没有必要,他还有做皇帝的可能吗

明朝所有的帝王中,有一位比较特殊,他曾经两次登基,成为明朝唯一一位两次登上帝位的皇帝,他被人称之为大明战神,这个人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的经历比较传奇,他的老弟是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在壮年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身为长子又是太子的朱祁镇继位,成为大明王朝的掌门人。不过他的年纪太小了,由太皇太后监国,三杨辅政。朱祁镇可以说是躺着就将国家给治理了。当时大明王朝的国力鼎盛时期,可以说朱祁镇前期,真的活得很滋润。

当然了太皇太后去世后,基本上没有人能管住他了,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他想要在沙场建功,毕竟明太祖朱元璋在沙场建功,他的太爷爷朱棣也是封狼居胥的皇帝,他的老爹朱瞻基也是沙场上玩命的主,这让朱祁镇十分羡慕。

恰好这个时候,边疆也有事,这下子朱祁镇就乐了,铁定的御驾亲征,带着文武大臣去了,但是在他的一番骚操作下,明朝败了,败的十分彻底,这就是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朱祁镇也被人抓了俘虏,一个皇帝成为俘虏,简直就是耻辱呀。

关键人家还利用这个被俘的皇帝,打开了不少大明的城池大门,再这样下去瓦剌就到京城紫禁城了,在紧急的时刻,大臣们直接拥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就是景泰帝。这一下子终于稳住了局面,朱祁钰领导臣民,进行了北京保卫战,打败了瓦剌,最终瓦剌一看,手中有一个皇帝也没有用,放了吧。

朱祁镇被放了回来,不过他回来有点尴尬,因为皇位上已经有人了,总不能让人家再退位吧,而且在朱祁钰登基的时候,已经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了。所以他回来是以太上皇身份回来的,回来被安排到南宫居住,实际上相当于是囚禁了,其实换做任何一个皇帝都会这样做。

朱祁钰还不错,只是囚禁大哥,没有寻机会整死他。当然了朱祁钰当皇帝是阴差阳错,而且当时大臣们还与欧一个条件,你当皇帝可以,但是要立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本来朱见深就是太子,现在叔叔当皇帝了,还要当太子。

当时朱祁钰十分爽快答应了,但是当久了皇帝,他不干了,这么一份家业要留给自己的儿子呀,他采取各种手段,终于废掉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是朱见济在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就夭折了。

朱见济是朱祁钰的独子,他的死代表着朱祁钰绝嗣了,因为在此后的几年里,朱祁钰还是没有儿子,在朱见济死后四年,夺门之变发生,朱祁镇再一次被拥上了皇位。对于夺门之变,《明史》这样说:

“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

为什么说夺门之变毫无意义呢,明朝一位大臣名字叫李贤对朱祁镇说,他当初跟着朱祁镇出征,土木堡之变后,他也是幸存者之一,可以说朱祁镇对他也相当信任,他就对朱祁镇说,夺门之变完全是多此一举。

他的理由十分简单,本来朱见深就是太子,只不过景泰帝朱祁钰将他废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大臣们当时是反对的。但是朱见济被立为太子不久就死了,而且此后景泰帝也没有子嗣,那么皇位最终一定会回到您这一脉,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当时就有大臣开始写奏章要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了,也就是说景泰帝一死,皇位还是你这一脉的,但是石亨曹吉祥等人欺骗您,发动夺门之变,这是成功了,万一不成功,您怎么办?

李贤说这句话的时候,夺门之变已经过去了好多年,而且当时皇帝和夺门之变功臣也有间隙了,李贤说这番话,让朱祁镇有恍然大悟之感。

大明战神皇帝朱祁镇下旨以后不准用夺门的字眼,当初因为夺门之变也受到嘉奖的人,一下子被剥夺了官位等,一共有四千人。

其实朱祁镇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想要做皇帝,他也知道于谦没有罪,但是如果于谦没有罪,那么他复位就是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杀了于谦。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景泰帝朱祁钰已经病重,而且没有子嗣,立宗室子弟为继承人是一定的,而且大臣们绝对会让朱见深当太子,当时朱见深年纪太小,他当了皇帝,朱祁镇还是太上皇,不过一旦他儿子当皇帝,他成为皇帝的可能性不大,这不是说禅位就能解决的事情。

当然了他很有可能会监国,但是还有一种可能,一旦朱祁钰病重,他朱祁镇,这个前皇帝,可能会直接成为皇帝,毕竟他也有资格。但是他却采取了夺门之变这样的残酷手段,所以才有人说,根本不需要这样做,最后皇位还可能是他的

举报 分享 2022-03-17 10:09:06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