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这种官职在古代的历史中流传的非常久远,宰相是一个国家除了皇帝以外最有权力的官员。他们之所以有权力,是因为他们可以越过皇帝处理一些等级较低的事情。如果皇帝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那皇帝就算长八只手也不够用,所以宰相是皇帝左膀右臂的一种存在。但是有些宰相是真的帮了皇帝的忙,但是有一些却是别有私心的。
明朝建国以后,胡惟庸被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李善长推荐给了明太祖当丞相。以前的丞相都是二位,一左一右,分管不同的事情。人都希望提携自己人,因为自己人变多了,就可以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得到自己人的帮助。李善长与胡惟庸是一路人,胡惟庸当了宰相以后,不断的提拔自己的同乡人,而打压异党。刘基为明太祖建国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但是他却没有得到高封。
反而在刘基辞官以后,胡惟庸对刘基大下杀手。因为曾经刘基曾劝太祖不要任用胡惟庸为宰相,所以胡惟庸一直怀恨于心。胡惟庸对得罪过自己的官员从不会手下留情,他仗着自己的权利,行事是越来越没有分寸。明太祖是个喜欢什么事都经自己手里过一遍的皇帝,而胡惟庸却将宰相的职责发挥到了极致。旦凡不用报告给皇帝的事情,他都直接自己做主。
好像他才是皇帝一样,虽然宰相确实有这样大的权力,但这种行事作风,难免会让皇帝起疑心。他的这种状态终于惹得皇帝不满了,在皇帝眼中,他这是在挑衅皇帝的权威。胡惟庸也是一路太过于顺利,才会让他忘了他的上头还有皇帝,自己什么事都能作主的感觉真好,好到真的让他觉得他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他这个宰相其实除了在国内结党,倒真的没有其他外心。只是皇帝却容不得他了。
小编认为一个宰相身为皇帝重用的大臣却没有一点为臣的觉悟,也难怪最后他要被皇帝处死。也正是因为他的行为,才让皇帝下决心废了宰相这种官员制度。皇帝觉得宰相的权力太大了,容易架空皇帝的实权。如果什么事都越过皇帝,那皇帝不就和傀儡一样了吗。胡惟庸也没想到自己当个宰相,只是结个党就受到这样的惩罚。受他连累而死的人有三万多,这也为他青史留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