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一位权臣,废立皇帝,最终是什么下场?

在汉末三国时期,权臣是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东汉末年,董卓这位权臣废掉汉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再比如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自然成为了曹魏的权臣。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孙綝,虽然也有废立皇帝的行为。不过,孙綝的名气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对于东吴的历史走向,孙綝无疑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具体来说,孙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皇族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与东吴权臣孙峻为同一祖父的从兄弟。对于孙峻来说,是孙权临终托孤的大臣之一。在孙亮即位后,孙峻和诸葛恪等人一起执掌大权。不过,在公元253年,孙峻联合孙亮诛杀了诸葛恪,从而成为东吴的权臣。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率军北伐曹魏途中过世,将后事托付给年仅26岁的偏将军孙綝。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样兄终弟及的情况,或许是在效仿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当然,孙峻和孙綝不是亲兄弟。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兄长孙峻去世后,孙綝成功执掌了东吴大权。

彼时,朝廷任命孙綝为侍中兼武卫将军,受命代理主持朝政。此前,孙峻因为残暴不仁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东吴宗室和地方士族的不满,所以,孙綝掌权之后,以骠骑将军吕据为代表的北伐前线诸将于是联名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希望以此分割孙綝的权力。但是,年轻的孙綝,却拥有老辣的手段,他巧妙地改任命滕胤为大司马,且要求他去代替不久前逝世的吕岱镇守武昌,希望以此让他远离朝廷。

吕据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不满,于是从北伐曹魏的前线率军返回建业,派人通知滕胤,密谋推翻孙綝。不过,孙綝还是提前得知了这一情况,于是,他一方面派遣从兄右将军孙虑(一说为孙宪)率领驻守都城的军队在江都抵御吕据大军,又以皇帝孙亮的名义下诏,让投靠东吴的曹魏叛将文钦、刘纂、唐咨等人攻击吕据。

另一方面,孙綝派遣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前往要求滕胤立刻出发捉拿吕据。面对孙綝的雷霆手段,滕胤向典军杨崇及将军孙咨表示孙綝谋反作乱,逼华融等人作书驳斥孙綝。孙綝则上表朝廷,宣称滕胤叛乱,派将军刘丞率骑兵围困滕胤。滕胤逼迫华融等人矫诏发兵,华融等人因不从而被杀。

不久之后,吕据兵败自尽,而滕胤也兵败被杀。为了斩草除根,孙綝下令诛灭了滕胤、吕据的三族。对此,在笔者看来,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父子遭到了淮南三叛,而就孙峻、孙綝兄弟来说,同样面临着东吴内部势力的反扑。

在除掉吕据、滕胤等大臣后,孙綝被册封为大将军,受封为永宁侯。太平二年(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因反对司马昭,在寿春举兵叛变,又杀扬州刺史乐綝,派吴纲领儿子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请降,要求派援兵相助。东吴于是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领三万人屯居安丰。曹魏兖州刺史州泰率军与朱异交战,朱异大败,死伤二千人。

孙綝又再派兵三万命令朱异与魏军死战,朱异不从,孙綝大怒,要求朱异前往相见,并杀害了这位武将。到了258年,寿春被司马昭攻破,诸葛诞突围途中被杀。孙綝没有成功拯救诸葛诞,却将吴国的重要将领朱异杀死,因此一时之间朝野对他都愤恨不已。而这,自然为孙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孙綝从前线返回建业后,皇帝孙亮希望可以收回大权,所以派人问责孙綝救援不成而诛杀大将之过。孙綝害怕会对自己不利,回到建业并称病不上朝谒见孙亮。他在朱雀桥南边修建宫室,命令其弟威远将军孙据负责宿卫宫禁苍龙门,弟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个营地,想要以此来控制朝廷以求自保。到了这个时候,孙綝和孙亮之间,已经势如水火了。

不久之后,孙亮与孙綝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因此孙亮则私下与其大姐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等讨论诛杀孙綝的事宜。但谋事不密,被孙亮的一个妃子知晓,那个妃子是孙綝从外甥女,于是偷偷向孙綝密报此事。对此,孙綝举兵包围皇宫,命令光禄勋盂宗到宗庙祭祀先帝,召集群臣宣布废掉孙亮,群臣十分震惊,无人敢违抗孙綝的命令。

典军施正劝孙綝立孙权六子琅邪王孙休为皇帝,孙綝表示同意,于是命令宗正写信给孙休,随后将孙休迎回建业登基称帝。另将废帝孙亮贬为会稽王,送回封国;将全公主迁徙至豫章郡,全尚则被流放至零陵郡。在东吴的这一场内乱中,不仅孙亮丢掉了皇帝的宝座,不少宗室和大臣也遭到了杀害和流放,这促使孙綝更加不得人心了。

孙休登上帝位后,深知孙綝权倾朝野,尾大不掉,因此对他时刻提防小心。并且,为了安抚这位权臣,孙休下诏封孙綝为丞相大将军兼领荆州牧。但是,孙休暗地里,则是在谋划如何除掉孙綝。

最后,有一次孙綝奉献牛酒给孙休,孙休担心酒里有毒,因此没有接受。孙綝于是用酒宴请左将军张布,喝到尽兴时,孙綝口出怨言,意思就是有废掉孙休的打算。对此,左将军张布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孙休。孙休于是秘密询问张布解决的办法,张布和丁奉商议后决定在腊祭之日设宴来谋杀孙綝。

宴会开始之后,孙綝感觉气氛不对,准备强行离席,丁奉、张布此时示意左右将孙綝捆绑起来。孙綝方才醒悟,于是跪下叩首到:“臣愿意被流放到交州赎罪。”孙休答道:“卿当初为何不流放滕胤、吕据,而却将他们诛杀?”于是,孙休下令将孙綝斩首示众,且宣布曾与孙綝同谋作乱者一概予以赦免,于是孙綝部众放下兵器请降者多达五千人。时为永安元年十二月戊辰日(259年1月18日),孙綝被杀时年仅二十八岁。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权臣中,孙綝应该是最年轻的一位。也即他在26岁的时候就执掌大权,并在28岁的时候丢掉性命。此外,除掉孙綝之后,孙休认为与孙峻、孙綝同族是耻辱,特地从宗族中取消了他们的名字,将他们称作“故峻、故綝”。孙休又下诏说:“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原来是无罪,而是受到孙峻与孙綝兄弟所残害,我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因为他们而牵连被流放者,都可以回来。”

举报 分享 2022-01-22 09:14:01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