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为什么闯关东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口大迁移

多年前的一部《闯关东》可以说是火遍了全国,这也引起了观众们对“闯关东”这一历史现象的探究,同样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口大迁移之一。

都知道闯关东主要发生在明清到上个世纪民国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人们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

当时都知道,由于清政府的政策,导致清廷关闭山海关、断了人们出关的途径,其实也主要是为了保护满洲的“大本营”,很大一部分是清政府想要维护满族、皇家的利益。

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灾,旱、水、雹、虫、疫并发。一面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捻军、黑旗军、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

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

当然闯关东的人除了来自于山东之外,还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老百姓,而山东人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49年,流入关东的人口接近2000万人,平均每年约52万人,其中1927、1928、和1929年连续三年都超过百万人之多。

可以说“闯关东”在另一层面上来看,不但给关东地区经济振兴注入活力,也有效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这对地区的稳定、繁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报 分享 2019-11-15 15:36:3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