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的人,都会对郯子这个人十分熟悉,当初,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更是拜郯子为师。同时,他也是鹿乳奉亲的主人公。但很多人却不知道郯子是哪里人,还是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了解郯子到底是哪里人吧。
郯子其实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郯子(生卒年不详),已姓,子爵,春秋是郯国国君。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属人方。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
郯子治国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所以百姓对他十分的服气,而郯国也因为郯子的治国有方十分的发达,民风淳厚,他所设置的典章制度也都保持了下来,对后世也有着很深的印象。
郯子和孔子是一个时代,春秋末年,作为国君,并不像其他国君那样浪费吗,他还没有当上皇上的时候就非常孝敬父母。父母双双患病失明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去拿药,而这个药竟然是鹿奶。
于是郯子便亲自为父母去采集鹿乳,由于他生性善良,不忍心猎杀母鹿来取乳,所以他打入鹿群中做无间道。他特意披着鹿皮先慢慢和鹿混熟,然后趁机挤奶。
有一次还差点被猎人当鹿射死,吓的他赶紧变成了原来的样子,从而留下了“鹿乳奉亲”的美名。“鹿乳奉亲”后来在元朝郭守敬编制成作为二十四孝之一。成为历代孝道的典范。
郯子不但孝顺,还非常有学问,有才华。有问官这个典故,以至于鲁国的国君都倾慕他的才学。鲁昭公两次邀请郯子到鲁国,每次鲁昭公都盛宴款待。
公元前525年郯子第二次朝鲁时。在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问起远古帝王少昊氏以鸟名官之事。郯城数典述祖,侃侃而谈。鲁昭公问官于郯子,郯子的风华正茂,学富五车,一鸣惊人。
满座人被郯子的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当时在鲁国还正在做小官的孔子闻之,前去郯国求教于郯子,当时孔子很年轻,才二十七岁。韩愈《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这句即出于此。
至今保存在曲阜孔庙内的《圣述图》内有一幅插图叫《学于郯子》,讲的就是“孔子师郯子”的故事。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时到郯国,在城北十里铺遇到晋国的学者程琰本,“倾盖而语,终日甚亲”,两人的车盖都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