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平生犯三错,辅错一人,用错一人,斩错一人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智慧近乎妖人,隆冬时间刮的是西北风,愣是让他求神做法,借的东南大风三天三夜,打的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片甲不留。刘备能得到诸葛亮的辅助,真是他说的那样如鱼得水。
诸葛亮做的再好,他毕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诸葛亮也不例外,他的平生犯三错,导致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我们就来说一说诸葛亮的三错
第一,辅错一人
刘备去世的时候,在白帝城托孤,真心实意的告诉诸葛亮,他的儿子阿斗能辅助就辅助,不能辅助你诸葛亮自己来做大王。可是诸葛亮不听话呀,后期阿斗表现已经证明他不值得辅助。
可是诸葛亮一心一意的辅助这个不上进的家伙,最后的结果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阿斗刘禅不喜欢进去,不想收复中原。可是诸葛亮偏偏很固执,一心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
这就和新大王阿斗刘禅产生了对抗。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拿下阿斗,自己做蜀汉大王,那么蜀国在他的领导下,说不定会更加团结一致,收复中原是指日可待的。
诸葛亮没有听刘备的话,错误的辅助阿斗做大王,最后什么事都要操心,累死了自己,也没有能够完成刘备的心意,如果他听刘备的话,蜀汉在他的手里,铁板一块,上下一致,早就收复中原了。
第二,用错一人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和司马懿对阵。战争到了紧要关头,需要去占领街亭要塞,必须当道扎营,诸葛亮本来想派一位值得信任的有经验的大将去守街亭。
可是他的弟子马谡突然冒出来,非常热心的想要去守街亭,诸葛亮和他是师徒关系,觉得他平时表现还不错,也想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于是把重要的街亭交给了马谡。
诸葛亮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马谡是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怪他自己瞎了眼,马谡不听话,不仅没有按照要求当道扎营,还退守到荒山上,被包围差点渴死在山上。要不是诸葛亮及时派人来救援,诸葛亮带出来的蜀国三十万精锐部队就会被消灭。
诸葛亮用马谡,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如果不用马谡,那么街亭守住了以后,司马懿就会陷入被动防守,诸葛亮就可以直接打下长安,顺利的收复中原。用错一人,功亏一篑。
第三,斩错一人
要说三国里最冤枉的就是魏延。魏延这个人跟关羽一样,在三国后期,谁都不放在眼里,因为他武功最高,就没有对手。所以他膨胀了。导致诸葛亮对他很反感,一心想要杀了他。
魏延是杀主投降过来的,诸葛亮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诸葛亮认为能够杀一次主投降,他就能够第二次杀主投降。所以时刻担心魏延会杀掉自己,投降司马懿。
可是魏延是个有抱负的人,他之所以杀韩玄是因为韩玄是个庸主,是个小人,在韩玄的手下,不能施展才华,而在刘备的手下,魏延却可以建功立业。所以刘备让魏延做汉中太守。
诸葛亮应该用一用魏延,说不定让的兵出子午谷的战略就可以打下长安。后期的司马懿跟手下人议论的时候也是,如果诸葛亮兵出子午谷,那么他是很难应对的。
所以魏延的才华是有点,诸葛亮死了以后,如果能够安排魏延和姜维合作,那么蜀国还是有机会收复中原的,奈何他容不下魏延,死了以后,还叫马岱斩杀了魏延。可惜了一个大好的人才。诸葛亮的这三个错误,导致自己累死,也没能完成刘备的遗愿,让人感叹。大家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要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