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立太子之争,其实是戚夫人悲剧根源,吕雉所为暴露出其嫉妒之心

汉高祖刘邦,早年混迹于沛县,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尽管当上泗水亭长,却穷的叮当响,工资不够花,更别提有存款了,吃饭喝酒经常赊账,三十多岁连媳妇都没有,就算放到现在也是大龄光棍。不得不说,刘邦运气不错,通过蹭吃蹭喝与吕公相识,吕公学过一些相面之术,认为刘邦非池中物,前途不可限量,把年轻貌美的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并给他丰厚嫁妆。

吕雉比刘邦小十几岁,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如果古代允许自由恋爱,她绝不会看上刘邦,可惜婚姻大事由不得她做主,尽管万般无奈,最后还是听从父亲安排与刘邦拜堂成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吕雉婚后相夫教子,刘邦的事业主见起色,先是成为一方诸侯,后来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实现了草根逆袭,当上了皇帝。

汉高帝为戚姬悲歌数遍,戚姬闻听后抽咽流涕,最终她舞步已乱,高帝赶快向前扶持,起身离席,罢酒回宫。

然而正是戚夫人一直要求刘邦立其子为太子,这就犯了吕后的忌讳。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儿子为太子,母亲为皇后才有法理依据。倘若儿子不是太子,皇后自然也就失去法理。年老色衰的吕后除了儿子还剩下什么?这是吕后记恨戚夫人的主要原因。也是戚夫人悲剧的主因。

当年吕后带领儿女去田间除草,向过路的老汉献水献食,心地是何等地善良

待到智擒彭越,诛杀彭越及其家族,后来又计杀韩信,她一点也不手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但人们哪里会想到:在毒死赵王、将戚姬残害成人彘时,吕后竟是如此残忍,灭绝人性

如果说她诛杀彭越、韩信可以称之谓“佐高祖定天下”,颇有女政治家的风度;那么她残害赵王及生母戚姬的行为,所暴露出来的是什么呢

充其量不过是从狭窄的嫉妒之心中迸发出来的残忍兽性而已。

作为结发妻,吕雉被册封为皇后,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看起来非常幸福,其实吕雉心里的苦,旁观者无法体会。尽管吕雉贵为皇后,但他毕竟也是个女人,渴望得到丈夫的关心和疼爱,而刘邦是皇帝,后宫佳丽如云,见异思迁无可厚非。吕后年老色衰,自然没有那些妃子漂亮,逐渐失宠了,刘邦都不愿意多看她一眼。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刘邦的无情让吕后伤透了心。在刘邦宠爱的妃子当中,戚夫人(又被称为戚姬),她不仅脸蛋长得好看,身材也是百里挑一,能歌善舞,深得刘邦欢心,跟人老珠黄的吕后相比,戚夫人甩她几条街。更让刘邦高兴的是,戚夫人为他生的儿子刘如意,性格活泼聪明可爱,刘邦一直想改立他为太子,因大臣劝阻未能实现。

戚夫人的一切,都是刘邦给的。公元前195年,刘邦走到人生终点,这也标志着戚夫人失去唯一的靠山,刘邦病重却不糊涂,非常担心戚夫人和儿子刘如意的安危,感叹道:“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果不其然,刘邦死后,吕后就开始动手,以及其残忍的手段,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而且毒死了刘如意。戚夫人的悲惨结局,是她咎由自取,还是怪吕后太心狠手辣呢?

汉高帝为戚姬悲歌数遍,戚姬闻听后抽咽流涕,最终她舞步已乱,高帝赶快向前扶持,起身离席,罢酒回宫。

然而正是戚夫人一直要求刘邦立其子为太子,这就犯了吕后的忌讳。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儿子为太子,母亲为皇后才有法理依据。倘若儿子不是太子,皇后自然也就失去法理。年老色衰的吕后除了儿子还剩下什么?这是吕后记恨戚夫人的主要原因。也是戚夫人悲剧的主因。

当年吕后带领儿女去田间除草,向过路的老汉献水献食,心地是何等地善良

待到智擒彭越,诛杀彭越及其家族,后来又计杀韩信,她一点也不手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但人们哪里会想到:在毒死赵王、将戚姬残害成人彘时,吕后竟是如此残忍,灭绝人性

如果说她诛杀彭越、韩信可以称之谓“佐高祖定天下”,颇有女政治家的风度;那么她残害赵王及生母戚姬的行为,所暴露出来的是什么呢

充其量不过是从狭窄的嫉妒之心中迸发出来的残忍兽性而已。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4-11 09:00:14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