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为免他爹下跪,这个方法传用数年!

汉高祖刘邦,出生贫寒但是后来得到了天下,可谓非常人可及。此人本是一村庄的浪子,终日无所事事,后来一步步登上了皇位。他所拥有的江山是秦朝手中夺取,因此后代的很多礼仪规制也是用了旧秦朝创下的制度。而在秦朝的礼仪制度中,皇帝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所有人见了皇帝必须行跪拜礼。这个制度从秦朝以前都是在用的,但到了刘邦这里时候,就有些尴尬了。因为刘邦夺得天下时,父亲还在,让父亲为自己下跪,感觉实在不妥。

刘邦眼里父母跟子女尊卑有序,让父亲替自己跪下,实在是不能接受。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刘邦给自己的父亲也封了官职,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官职,叫做“太上皇”,如此一来,父亲的身份比自己还要高一级,就没有必要跪拜自己了,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这个做法在后世也被很好地借鉴使用,在唐宋明清时代都有这样的称号。例如唐高祖李渊,宋朝的宋徽宗赵佶等。清朝乾隆帝退位后也被称为太上皇。

刘邦之所以会这样做,因为他是一个很懂孝道的人,他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就帮忙打打杂就可以了。本命并不是刘邦,而是刘季。后来改名为刘邦,是萧何的建议。在成功之前,甚至刘邦连饭都吃不起。经常去嫂子家里蹭饭。身边也是一些混混。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跟他的人品和运气分不开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的气节。他曾经娶过一位寡妇为妻子,在当时的年代,寡妇是不能够再嫁的,但是刘邦没有介意。寡妇为他生下儿子后,还对母子特别好。从这里看来,刘邦的为人气节很广,能接受当时年代的狭窄的思想。

刘邦能够夺得天下,实际上跟身边的猛士谋士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在他上位时,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喝酒,他问文武大臣,自己获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的人纷纷作答,有人说刘邦平日里说话虽有些粗鲁,好像没有项羽那般宽厚仁爱之感,但只要刘邦能够降服一片地区,就能够和身边的人共同分享利益。而项羽在这方面是不够的。

刘邦听了大臣的回答,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邦觉得,要论运筹帷幄,他比不上张良,要比防御城池安抚民心,他不及萧何,要论攻克城池,他不比韩信,但是最后他能够让追随自己的人各自发挥所长,并且让他们得到重用。这才是他获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这方面就没那么好了。他几乎没有任何人帮他。也是因为这一点,当初曾经追随自己的韩信却成为了刘邦手下的剑刃,还把自己的性命搭上了。

个人认为,项羽虽然也很有才,但过于骄傲。有些像武夫,将军,不合适做皇帝。在用人方面也有欠缺,导致最后失败了。而刘邦这个人虽说有些痞子气,最后却因知人善任和出众的才能,最后成功了。也是因为这样他才有赐给父亲太上皇名称的机会。

对于这段历史,其实每一步都是积累在前人的成果下获得的。如果秦王没有获得六国统一,后来又怎么能被刘邦拿到呢?历史就像是蝴蝶效应一般,每一步的改变都会引起后面的改变。只能说一切都是注定了的。大家对于此事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盛唐急转直下,从事历史在这里转了弯,尽管后来唐帝国平息了叛乱,但是最初叛唐的河朔三镇却一直脱离中央,形成了独立于中央的地区。

五代十国时候,这一地区被最大的卖国贼石敬瑭,卖给了辽国,从此从此,北京就成为辽的“南”京,整个中原地区无险可守,彻底改变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辽和北宋对立的时期,北宋从宋太祖起一直到宋神宗,曾经多少次想收复这个地方,几次出动军队,结果都失败了,没有能够统一。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4-10 13:47:44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