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姓李的四大战神,谁你在心中是最牛的武将?

1、李存孝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书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野史中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后由于罪责车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负于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温趁势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2、李靖

李靖是隋朝太守之后,他年轻时就具有文韬武略,他的舅舅,名将韩擒虎,每次和他谈论兵法,都对他称赞有加,说:“可以和我谈论孙,吴之术的,只有这个人。”他最初担任隋朝长安县的功曹,后来历任驾部员外郎。杨素,牛弘很善待他。大业末年,李靖升任做了马邑郡丞。正碰上李渊在塞外抗击突厥军队,李靖就观察李渊,觉得他有异志,于是准备到朝廷告发他,但走到长安,道路不通于是作罢。后来李渊攻克京师,准备要将其处斩,因欣赏他的胆识,另外李世民替他求情,就赦免了他,不久后,太宗就将他召入到了幕府。之后,他又平定萧铣,攻克辅公祏,扫平突厥,之后因为脚病上表请求告退。不久之后,吐谷浑侵犯边境,他又再次出征打退了吐谷浑,为唐朝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3、李牧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就军事才能而言,李牧可能是战国四大名将中最牛逼的。白起战绩最大,但他有强大的国力支撑,只是把好牌打好而已。而李牧呢?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是什么鸟样,这不用讲了吧?李牧能把一副烂牌打得如此出彩,令人惊叹。相比之下,两个武安君,谁的军事造诣更高,显而易见!尤其是对阵王翦一战,赵国遭遇大地震,军心民心不稳,物资困难,如此情况下,李牧仍不落下风,成为秦军无法逾越的长城,直至他被害。

4、李广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向他人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

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李广军中缺乏归化汉朝的匈奴向导和通边情地理晓匈奴语言的边疆汉人向导,导致大军无法在预定时间和地点与各领兵将领之间配合与协调捣巢,最后因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举报 分享 2022-04-08 08:45:09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