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被列为明朝隐藏最深的秘密,历史真相令人不敢想象

土木堡之变被称为明朝由盛到衰的开始,史书认为强大的大明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丧失了权威,大明的藩国也开始蠢蠢欲动,不再臣服大明,甚至连大明内部的藩王势力也开始不再服从朝廷,明朝此时此刻可谓是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要说到今天的这个秘密,还要先说一下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他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当时的英宗皇帝还很小,国事全由太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后来三杨去位,英宗皇帝开始宠信太监王振,王振此人嚣张跋扈,专权乱政,引起了很多朝臣的不满。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明英宗时期可以说是大明历史上最混乱的时候,当时朝堂上的水特别深,连皇帝朱祁镇都看不清楚朝堂的情况。他只知道自己的背后有一只很大的手在操控着朝堂,自己甚至都被人牵着鼻子走,几乎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后来朱祁镇发现了一些猫腻,他开始暗中积蓄实力,准备反击这股势力。开始的时候是“三杨”主政,随着朱祁镇越来越成熟,他布局处置了“三杨”,开始了进一步的掌控朝局。他宠信王振,对他大力放权,他让王振把朝堂上水搅浑,想看清操控朝局的那帮人到底都有谁。

随着王振权力越来越大,英宗以为他已经有了可与那股势力对抗的实力,所以他特意设计了一个很大的阴谋,这件事被称为明朝历史上隐藏最深的秘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个秘密又究竟是什么呢?

土木堡之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明军以惨败而告终,英宗皇帝都成了瓦剌的俘虏。其实英宗朱祁镇的计划是很好的,他知道如果不解决掉朝堂上的这个毒瘤,大明江山将岌岌可危,于是他在出征的时候邀请了很多朝臣同行,他把这些人称之为“清流”,他不知道都有谁是那股势力的人,所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他要把这些不确定的朝臣一举清除。

结果这些朝臣确实死了很多,但是英宗皇帝也兵败被俘。或许朱祁镇至死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史书上说的是王振贪婪误国,对大军胡乱指挥,导致明军落入了圈套,被瓦剌一举击溃。但是真相并非如此,朱祁镇不知道真正原因,但是在事后有些大臣发现了其中蹊跷。

某些明朝大臣发现王振其实并不是英宗皇帝朱祁镇的人,他是那股势力推出来接近朱祁镇的一颗棋子,土木堡之变是王振故意为之,他打乱了明英宗的计划,就是想要保住自己的那些同党,结果事情玩大了,大军被瓦剌军围困,王振被愤怒的将军杀死,明英宗被俘,明军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经过多方研究发现,那股势力就是孙太后的势力,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王振等人都是该势力中的代表人物。这些朝臣凭借孙太后的庇佑,他们结党营私、中饱私囊,是明朝的大毒瘤。他们暗中掌控着朝局,架空了明英宗朱祁镇。

英宗皇帝之所以要亲征与瓦剌决战,就是要借此机会除掉那些孙太后的党羽,并且借此外出领兵的机会掌控军队,从而摆脱孙太后的势力。这便是土木堡之变的历史真相,由于涉及到明朝皇室秘密,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最大的耻辱,所以这个秘密被当权者极力掩盖了,成为了明朝历史上隐藏最深的秘密。

举报 分享 2022-04-07 06:41:3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