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仗前,为何弓箭手要把箭往便池浸泡一下?专家:不浸泡会死

1863年,著名哲学家恩格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暗示了发明弓箭的人一定是个天才,而这个天才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远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夏流域生活的原始人类就开始使用弓这种打猎工具了。最开始的弓很简单,一根竹竿烧弯,两头系上草绳,就是一把弓。而箭更朴素,就是削尖了的树枝,连前头的矢都没有。

之后连续发展若干年,才成为了古代弓箭的模样,也就是我们古装剧里看到的样子。而且,箭前面还进化出了矢,一开始人们用的是石头或是贝壳磨尖制作,到后来的青铜时代,则变成了铜矢,最终在铁矢成型。

不过,古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虽然金属的矢已经极大地增强了杀伤力,古人为了进一步加强效果,还发明了毒箭,即在金属矢上涂上毒药。毒箭的发明者是后汉时期的耿恭,而在三国时期,毒箭的运用达到了顶峰。

譬如,关羽当年攻打樊城,遭到曹仁500名弓弩手阻击,后来关羽右臂中箭,未曾想箭上有毒,毒已入骨,后来请来华佗治疗,才有了著名的刮骨疗毒的典故。

而到了明代,还出现了一种叫做“鸣镝”的飞箭。这种箭由骨头制成,上面钻有孔洞,在控制飞行时孔洞会急速摩擦空气,从而发出巨大声响,在战场上能起到信号弹的作用。可见古人在弓箭这个武器上的智慧简直无穷无尽。

话说回来,其实,虽然箭矢上能玩出这么多花样,但古人出兵打仗时用的最多的还是普通的弓箭。这种弓箭由于威力实在有限,又是就算是把人扎成刺猬,也不见得能取其姓名。

于是,古人想到另一个办法,他们在打仗前会把弓箭放在粪便里浸泡,由于弓箭带来的是撕裂创伤,箭矢涂抹上粪便后就沾染了大量细菌,极易造成伤口感染,就算当时没能把敌人射死。在那个没有抗生素治疗的贫瘠医学时代,会去后敌军也会很大一部分死于感染,或是截肢。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涂抹毒药呢?这样不是更省事吗?确实,毒药是比粪便起效快,但其实在古代,毒药要甚至比救人药还要贵,打一次仗要消耗的箭矢数量不计其数,要是每一根箭上都涂上毒药,花费的开销无疑是巨大的。

所以,涂了毒药的箭矢一般只在射击敌方将领时才会用到,这也是为什么关于中的那支箭上有毒。而普通士兵交战时,带细菌的粪便就是最好的毒药,零成本随手可得,还能杀人无形。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恶心对手。因此,粪箭的应用要比毒箭多得多。同样一个弓箭,古人做到了高配低配都能起到一样的效果,不得不为他们的智慧所折服。

举报 分享 2022-04-06 07:57:5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