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能臣武将如云,崇祯勤政爱民,为何难挡明朝覆灭?

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便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中烟消云散,连崇祯皇帝也在煤山自缢。而从崇祯皇帝的那份血书上来看,明朝之所以覆灭,是因为满朝文武没有可用之人。可这些臣子真如崇祯皇帝所说的那样不堪吗。这十七年中,有忠心之人,也有误国之人,更有他自毁之人。

武将悉数被猜忌

袁崇焕

袁崇焕这个名字想必每个人都有所耳闻,而袁崇焕也是明朝末年,能够与后金对抗的唯一将领。在袁崇焕的指挥下,整个辽东处于平稳状态,更取得了许多的军事胜利。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拿袁崇焕无可奈何。

有袁崇焕在,清军就无法轻而易举地入关,更无法一统天下。但军事才能如此突出的袁崇焕,却受到崇祯皇帝的猜忌,更怀疑他有谋反之心,最后袁崇焕被杀。

兵出潼关

除了袁崇焕,还有在辽东驻守四年的孙承宗。孙承宗不仅让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也提拔了一批文臣武将,更是组建了著名的关宁防线。孙承宗是天启皇帝的老师,但受于魏忠贤的迫害,只得罢官回乡。

可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当清军不断侵扰明朝边境的时候,崇祯皇帝不得不重新重用孙承宗。可当手下部将投降的时候,孙承宗也受到了猜疑,更受到了群臣的非议。而崇祯皇帝也再次批准了孙承宗地辞官回乡。

孙承宗

此后,孙承宗再也无法展示自己的能力,为了表达自己的正气,孙承宗不愿投降清军,选择自缢而亡。

孙传庭在起初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时候,立下过很多战功,也收复了河南、陕西等地区,更让明朝暂时处于稳定之中。孙传庭曾让李自成溃败而逃,更打败了闯王高迎祥。可他却得罪了朝廷中的大臣,崇祯皇帝也无法明辨是非,直接罢免了孙传庭。

孙传庭

当李自成东山再起的时候,明军已无法阻挡。崇祯皇帝又被迫起用孙传庭,但此时的孙传庭已经无力再阻挡声势浩荡的闯王李自成。兵出潼关之后,孙传庭战死疆场。

结语

煤山自缢

明朝的灭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明末的天下局势,已经处于混乱之中。崇祯皇帝即使再为精明,也无法扶大厦之将倾。崇祯皇帝又无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为敏感的性格,总是将一些能臣赶尽杀绝。

而且明朝的灭亡并不是没有得力的干将,实属社会弊端以及朝廷上的小人太多。崇祯皇帝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并不能将全部的责任推卸给手下的大臣。多疑的性格,让他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

有能力的人无法得到重用,没有能力的人,崇祯皇帝却偏偏听信。明朝的灭亡也是历史的潮流,谁也无法阻挡。而崇祯皇帝或许煤山自缢的时候,也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没有想到自己政治决策的失误。

举报 分享 2022-04-06 07:48:5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