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若北伐成功,他会废刘禅自立为帝吗,曹操临死前就道破天机

徐庶在拜别刘备之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随后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并在隆中定下了随后的基本战略。此战略的内容大致就是三分天下之计,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他认为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他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

公元219年,东吴夺取了蜀汉的战略要地荆州。两年后,蜀汉皇帝刘备在彝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打败,令蜀国国力大减。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丞相诸葛亮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恢复。同年诸葛亮派出陈震、邓芝出使东吴,晓以利害说服孙权,吴、蜀两国重新缔结联盟。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心,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226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

在汉中练兵的诸葛亮获得了曹魏朝政变动,他明白蜀、魏若长此以往,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况且此时曹魏的关中、陇西等地军备松懈,而蜀军却在经历过南征和两年操练,军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无意,诸葛亮认为的北伐良机已经到来。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根据史料记载大致可以概括为:为报先帝刘备知遇之恩,帮他完成毕生所愿;转移内部荆州、益州两派官员的矛盾,稳定朝局;不思进取,必被魏国所灭。

诸葛亮七年间共进行了五次北伐战争,除了第一次是因为马谡失街亭而丧失了进军机会,从而退兵,还有第三次北伐战争得到魏国两郡,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外,其他三次均是因为粮草不继而退兵。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次北伐中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最终病逝于五丈原。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了,他会取代刘禅自立为帝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蜀汉的形势,蜀汉虽然在易守难攻的蜀地,要想占领那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蜀中出军也是极为不易的,很容易被人困死。

这也是蜀汉的痛,不北伐就意味着将要被灭亡,所以北伐是蜀汉的第一要务,诸葛亮身为蜀汉朝中第一人当然义不容辞的做起了这策划者和实施者。但是如果北伐成功,诸葛亮的功劳将无人可比,这将出现功高震主的局面,那么刘禅还会继续放心用他吗。

其实在曹操临死前就道破了其中天机,曹操在《三国志》中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内心的想法,那就是:做忠臣但不放权,功高震主会被皇帝忌惮,一旦放权之后,不但他不会有好下场,就连他的子孙后代都会因此受到牵连,再者说诸葛亮十分崇拜管仲。所以说哪怕诸葛亮后来北伐成功了,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做为人臣的道德,废掉刘禅自立为帝。

举报 分享 2022-04-06 10:21:58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