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自己人生却是一部悲喜剧

今天我们提到项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所以从这个评价来看他怎么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但他的一生虽然传奇,却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个中原因众多,历两千年余年到今天史学界终于有了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原因:就是他的性格。这一点被众多史书记录在册,比如常见的《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汉书》、《资治通鉴》等等。

图1,宿迁的项羽雕像

有些人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完成某个使命。而项羽就是这一类,虽然性格有缺陷,但他在24岁起兵之后就创造了无数的经典战役。和战国时期的前辈吴起在魏国创下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

的战绩一样,项羽也创造了

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的辉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勇战派的代表人物。而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和其背景有莫大关系。

只因为他是楚国旧贵族,与当时灭亡楚国的秦朝有血海深仇,以至于从小就希望继承祖父项燕的遗志:兴楚灭秦。并且之后也在为之不懈努力,《史记.项羽本纪》所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一个胸怀抱负,心高气傲的少年形象逐渐跃然纸上。这一年,项羽尚不及弱冠。与大多数名人一般,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志向!

图2,惊见始皇出巡,项羽发出“彼可取而代也”之感叹

之后项羽和叔叔抓住机会,趁农民起义烽火渐成燎原之势,在会稽杀郡守殷通聚兵八千宣布起义。《史记.项羽本纪》也有所载: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於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於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此时项羽年二十四,刚起兵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很快聚兵数万,连克秦军。其叔叔项梁更迎立怀王之孙,仍号怀王,光复了楚国。叔侄俩也成为彼时楚国最有权势的人物。

但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起义形势就进入了低潮:在渐成燎原之势的农民起义烽火面前,秦国当权派迅速启用秦末的帝国擎天柱-章邯。一败张楚将领周文于函谷关,二狙击项羽叔父项梁率领的楚军于定陶,导致项梁战死,扭转了秦的形势。项羽在悲痛之余犯起了难,而且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一下子还出了两个:首先叔父去世后,楚国内部权力必须重新分配(主要是怀王想亲政),他何以自处?

其次秦国复诊,迅速剿灭各路义军,更困赵军于漳水,起义形势这么严峻如何扭转?

天才就是天才,之后项羽很完美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前208年,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此将,范增为末将领兵救赵。但到安阳这个地方之后,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着急,在去劝谏宋义的时候的起争执而杀了他,之后报怀王,自请为上将军救赵。此时木已成舟,怀王最终同意了其所请,项羽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上将军,解决了第一个难题。

《史记.项羽本纪》同样有记载:

因子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於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使桓楚报命於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项羽对于当时形势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在他看来根本无法“承其弊”,以强秦破弱赵,旦夕可下。整合之后,矛头就会对准楚军,这样不是坐收渔利,更有唇亡齿寒的味道,这大概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图3,斩杀宋义,项羽终成诸侯上将军

在其代为诸侯上将军后,随即就打出了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战。

破釜沉舟,敲响秦朝灭亡丧钟,也使自己变得目中无人,为之后悲剧埋下伏笔

其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战就是名动天下的巨鹿之战。此战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在巨鹿大破章邯、王离所率秦军四十万,不仅扭转了起义形势,更歼灭了秦朝主力,使其灭亡只剩时间问题。

《资治通鉴》记载: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这场战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战后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诸侯这一跪,奠定了项羽的权势,也跪出了项羽的自负。后来的失败,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正因为这一战,才使得秦朝如摧枯拉朽般的迅速败亡,所以即使之后沛公刘邦先入主咸阳,太史公记载亡秦之功时,仍认为项羽功劳最大,将其记录在帝王才有的《本纪》上,这才有了《史记.项羽本纪》。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秦朝-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图4,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4-05 08:15:21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