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坐拥整个天下,却被一城之地打败,是建文太弱?还是朱棣太强?

朱元璋大肆封王给朱允炆留下难题,遗诏成为朱棣起兵借口

每一个新生的朝代,开国皇帝都会根据前朝的执政得失来规划自己国家的未来,以求千秋万代。

朱元璋一生有26子,除了皇太子朱标外,其他的都封了王,就是为了让他们帮忙镇守边疆。就不会出现像唐朝那样的藩镇,也不会像宋朝一样为了防止藩镇割据而导致无力抵挡北方外敌。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安排很是满意,太子朱标仁慈且具有威望。监国数年,朝中大小事情都能够处理得很好,并且朱标也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见过各种场面,深知民间疾苦。这样的接班人,对于朱元璋来说很是满意的,他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国家交给下一代了。

可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四月,38岁太子朱标却因病而死。朱标的死,使得年迈的朱元璋陷入了极大的悲痛,差点就丢了性命。

恢复过来的朱元璋不得不面对重新选择继承人的问题,最后在刘三吾等人的建议下立了年仅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不比朱标,他太过年轻没有任何执政的经验,也没有朱标一样的威望。面对明初这些开国悍将,他将如何统治好这个国家?

为了朱允炆能够安稳地坐好这个皇位,朱元璋开始了对开国功臣的清理。这些骄兵悍将都被清理了,帝国的边疆也都是自己的儿子们守护着,但自己死后,朱允炆能够镇得住他这些叔叔吗?

于是朱元璋叫来了朱允炆,对他说:“防备边疆,我都交给你的皇叔们了,只要边境没有战争,你就可以安心地做你的太子了”。

不料朱允炆却说:“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来对付他们呢?”

朱元璋沉默之后才问朱允炆是什么意见,朱允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先用德争取他们,再用礼去约束,没有效果就削弱他们的属地,再不行就更换他们的封地,最后才是兴兵讨伐。”朱元璋对于这个答案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也可以放心地把国家交给孙子朱允炆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七,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为了防止诸王争权,遗诏各藩王不必来京,各自管好封地。6月20日,朱允炆正式登基,改第二年为建文元年,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他本以为满意的安排,却仅仅过了四年,朱棣就以靖难之名起兵,夺取了皇位。朱元璋为了防止藩王造反,规定藩王不能离开封地,但同时又为了防止奸臣乱国,于是规定藩王在得到皇帝的密令之后,可以起兵诛讨,以清君侧。就是这个遗命给了朱棣起兵的借口。

朱允炆削藩太急,逼反了朱棣

朱允炆继位之后就忘了了自己和朱元璋之前的对话,刚的登基没多久就开始了着手削藩。在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建文帝首先对势力较弱的几个藩王周、齐、湘、代、岷下手。朱棣是首要目标,其中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先削周王等人也可以剪除朱棣的手足。

不到一年时间,周、齐、湘、代、岷五王就被夺去爵位,废为庶民,其中湘王应不堪受辱,举家俱焚。同时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同时也是为了监视朱棣。

朱允炆的动作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在朱允炆准备兵围燕府,逮捕朱棣的时候。张信却把这件事告诉了朱棣,于是朱棣将计就计把张昺、谢贵诱入燕府杀死,成功控制了北平城,正式起兵。

朱元璋杀死开国大将,导致朱允炆无人可用,朱棣势如破竹直捣南京

朱元璋大杀功臣是为了朱允炆能更好地坐稳皇位,可是到朱棣起兵之后,朱允炆尴尬地发现他五人可用。于是他只好任命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十三万大军讨伐朱棣。耿炳文大军到达真定,在滹沱河被朱棣打败,于是退守保定。

心急的朱允炆立马把耿炳文换成了李景隆,而选择李景隆是非常错误的。李景隆上马到任之后召集了各路大军共计50万,当朱棣看到他的部署之后,就知道自己必胜。

为了引诱李景隆深入,朱棣让世子朱高炽防守北平,自己带领大部分兵马救援永平,并且顺路到达大宁骗走了宁王的八万兵马,其中就有著名的朵颜三卫。

得到宁王的兵马后,朱棣实力大增。李景隆得知朱棣在大宁的消息后,于是引兵攻击朱棣的大本营北平。结果被朱高炽阻挡在北平城下,朱棣回师之后与朱高炽两面夹击打破李景隆。

李景隆兵败之后,朱允炆又让盛庸代替了他。盛庸相对于来说还是要厉害很多,在与朱棣的作战中各有胜负,后来燕军攻破不了铁铉的济南,于是绕道,最后与何福与徐辉祖的军队对峙于肥河两岸。此时的由于连绵的暑雨导致道路泥泞,使燕军很不习惯,并且有疾病在军中流行,对燕军来说很不利。

此时朱允炆又错误的判断了形势,认为燕军辉北归,京城需要良将,在双方决战的关键时刻把徐辉祖的军队撤回了,导致前线军力大减。朱棣因此抓住机会大破何福,南军全军覆没,何福单骑逃走。接着燕军收降泗水,破盛庸于淮河南岸,扬州、高邮投降。

到达建文四年六月,燕军已经渡江,驻守在京师30公里的龙潭。此时朱允炆急忙向大臣问计,方孝孺说城中还有二十万兵马可以据守,再令人前去谈判讲和。在这种境地了,朱棣当然不肯讲和,在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城门攻入了南京城,朱允炆消失在皇城的大火之中,不知所踪。

起初,朱棣连北平城都没有控制,到最后夺下南京。其中有无数凶险,而且朱棣也并不是示势如破竹,中途也受到了打击,最终都挺过来了。朱允炆削藩是为了加强中央统治,但却听信了齐泰、黄子澄等不懂任何军事的书生,在没有军事部署的情况下就急切的削藩,导致朱棣在战阵中越打越强,朝廷却用人失当导致几十万大军被断送。只能说朱允炆在政治、军事和用人上面都不是朱棣的对手,以绝对力量败给了仅一城之地的朱棣。

朱允炆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过了朱元璋的悉心照顾,但面对不了任何风雨。而朱棣更像在外的野草,很早就经历了狂风暴雨。面对挫折,朱棣可以百则不饶,而朱允炆却一次风雨就给折断了。

举报 分享 2022-02-25 10:57:1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