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最悲情英雄,宋朝岳飞仅排第三
泱泱华夏五千年,英雄辈出。但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虽然也是英雄名将、建立了不世功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却英雄末路断头路,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
下面,我们从在历史上的名气、建立的功业大小、悲情程度、个人的品德、后人的同情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点评中国历史上十大最悲情的英雄
第十名:李广——匈奴闻名丧胆,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候,被逼自刎
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bai马度阴山。能成为传奇诗句的主人公当然也是传奇的人物。坊间dao流传李广是一个豁达大气之人,打我不以为然,从他赋闲在家的表现和他万年市场自怨自艾来看,他应该是那种自信,孤芳自赏但却长期不得志的人。李广飞将的名字是胡人给的,可见他在边关威望之高,声势之隆,但他在几次大阵仗前却慌了手脚,我想他给是个善于游记精于计谋但却缺乏大规模指挥能力的人。我个人还是很敬佩他的,他被俘虏之后明知回转讲难得知仍然逃回汉朝,且他能射箭穿石从个人勇力和节操来时我觉得他还是很值得欣赏的要是一句话概括他的话,我觉得是一个传奇色彩浓重的悲情人物。
第九名:蒙恬——中华第一勇士、长城军团主帅、大破匈奴,无辜被赐死狱中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死前说:蒙氏家族沦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一定是有谋乱之臣在叛逆作乱、欺君罔上。又说,其无过错被处死是因为他修筑万里长城挖断了地脉。司马迁在史记中批评蒙恬在六国一统、天下一片创伤之时,不尽力谏诤,赈救百姓的急难,反而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因此,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与挖断地脉没有关系。
第八名:韩信——打下西汉半壁江山,汉初三杰之一,被吕后设计杀死
一般人可能认为韩信是最早提出统一天下的伟大战略的人,他和刘邦一起在汉中起事,平定了三秦之后,就和刘邦分兵攻取北方,擒了魏王,夺取代国,打败赵国,威胁燕国,乘胜向东攻击并占领了齐国,往南又在垓下消灭了楚国,汉朝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大抵说来都是韩信的功劳。看他拒绝蒯彻的游说,在陈迎接刘邦,怎么会有反叛的心呢?
实在是因为他失掉了王爵而心里不快,才做出背叛谋反的行为。以卢绾不过是刘邦的邻居这种故旧恩情,还能够被封为燕王,而韩信却只能够以列侯的身份按时晋见国君;这难道不是刘邦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我认为汉高祖用欺诈诡谋在陈把韩信捉到京城,谈到亏待韩信方面不能说没有;不过,韩信也有过错,从而导致了这个下场。当初,汉和楚在荥阳相对抗之时,韩信正好消灭了齐国,但他并不立即回辅刘邦,反而自请立为假齐王;后来,刘邦率汉军追逐楚军一直到固陵,跟韩信约好时间一起攻打楚军,届时韩信却失约不到;当时,刘邦就有杀掉韩信的念头了,不过是力量不够,而不敢动手罢了。等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还有什么可倚仗的呢?!
第七名: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被凌迟处死,百姓争食其肉
袁崇焕被凌迟到“皮肉已尽”时,还没有断气,“心肺之间叫声不绝”。而当时的老百姓认为他是个大大的汉奸,居然还抢着花钱买他的肉吃!!!一个为国为民、忠肝义胆的大将居然被老百姓“争而食之”,与之相比窦娥之冤简直不值一提。直到150年后,乾隆皇帝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袁崇焕的千古奇冤才得以昭雪。
第六名:白起——战国杀神,从无败绩,遭人进谗言被赐死
在伐赵过程中,秦国相国范雎妒忌白起的功劳,被韩国和赵国的使者重金贿赂,在秦王面前进谗言,最终秦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可怜一代战神,就这样死于自己人手中!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至于英雄,那历来都是送给后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于白起杀敌太多,也被这些“仁义道义”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称作是杀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白起根本就不配称作是一个名将。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上白起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为战争生的“战神”!
第五名:吴起——军事政治奇才、多次遭排挤,因改革得罪权贵被乱箭射死
吴起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将领,军事上他拥有卓越统帅能力、先进军事思想,他料敌合变、爱兵如子,吴起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在历朝历代都享有极高的赞誉。此外,吴起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通过改革使魏、楚两国富国强兵,他在政治上的贡献也得到广泛赞誉。但是吴起贪恋功名,为取得成功不择手段。他杀妻求将、为子不孝和好色的人格缺陷为这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增加了人生污点,也成为文人墨客诟病的对象:此外,对于吴起执法严格、不近人情,用兵杀伐无度,造成横尸遍野、生灵涂炭的行为也多有非议。
第四名:李牧——战功显赫,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被诬谋反被杀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合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
李牧以一人之力,保赵国不亡,惊世的擎天一柱。但赵王的自毁长城,使一代名将星落长空。
第三名:岳飞——精忠报国,以“莫须有”罪名被处死
岳飞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历代的人民群众所敬仰、爱戴,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成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反抗侵略的千古名篇。
岳飞,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八百多年来,一直在感染和鼓舞着后来人。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岳飞已成了一面爱国统一的旗帜,廉洁奉公的楷模,蔑视权贵、伸张正义的正人,以身殉志、宁死不屈的英雄。
第二名:伍子胥——辅助吴王成就霸业,被诬谋反赐死,遗言挖自己眼睛悬于城门之上看吴国灭亡
伍子胥,中华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英雄。
正青春时他就家破人亡,自己孤身挣命。
这一挣命就是好多年,他曾追随楚废太子建赴宋,因宋乱又奔郑,谋夺郑国以报仇雪恨,事败又奉建子胜踏上逃亡之路,过昭关一夜白头。
在吴,伍子胥鼓腹吹箫乞食于市。吴又变乱,伍子胥结交专诸、要离,助公子光成为吴王。我想,如果有可能,伍子胥也许会甘为刺客,只求与仇人同死。
等到他终于率军攻破楚国报仇雪恨时,仇人楚平王早已安眠于坟墓中了。于是有了著名的掘墓鞭尸,倒行逆施。这滔天恨意,始终不能平息。
这之后,吴国终究不能灭楚,转而攻越,伍子胥位高权重,应是与吴王意见相左之处颇多,最终被逼自杀时又预言要观越寇灭吴。虽然如此结局令人遗憾,但同样令人热血沸腾。
第一名: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顶天立地、乌江自刎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光明磊落、敢做敢当。他从二十四岁登上历史舞台到三十一岁乌江自刎,都充满了王者之气。虽然他最终兵败身亡,但千百年来,人们依然把他当成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称颂项羽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那一年大泽乡陈胜揭竿,他率八千将士登上历史舞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蓄势待发,剑指咸阳。
那一年项梁战死疆场,他孤身无靠,却更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那一年巨鹿绝境,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百二秦关终属楚”,功成封王。
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未尝败绩;神勇无敌,长枪所向破尽八方阻挡。他是项羽,千古无双的西楚霸王。
杀秦王,烧阿房,坑杀二十万秦卒,血色在他的梦里浸染;楚歌围,夜饮帐,爱妻和歌舞剑殇,霓裳在他的眼前飘摇。
功败垂成之际,乌江决战之时,他杀敌无数的宝剑最终刻上了自己的颈项。
一世繁华,末路悲凉。
时人皆道残暴多疑,后世多叹妇人之仁。只说项羽三年成王四年败亡,一生传奇一曲绝唱。
是谓霸王。
而非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