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生精明,为何不杀吕后?是不敢杀,还是现实情况不能杀?

刘邦驾崩之后,把皇位传给了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刘盈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尽管说这个时候刘盈是皇帝,但是,真正掌管朝政的人却是吕后。

吕后为了提拔自己吕家的人,对刘邦的皇室子孙进行了各种打压,甚至刘邦的八个儿子,有五个儿子的死亡,都是和吕后有关系的。

按理说刘邦对吕后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为何他没有除去吕后以绝后患呢?

大家都知道刘邦这个人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在当皇帝的晚年,把能够影响皇位的功臣,也就是所谓的异姓王,全部给杀死了。

韩信、彭越、英布……。

可以说在刘邦看来,当时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们大汉的江山了。即便是他驾崩了,也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若是说他临死之前,还有顾及的话,就是担心自己最爱的儿子刘如意可能会遭受不测!

毕竟吕后和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闹得很僵,甚至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他很怕自己若是死了,吕后会找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

为此,刘邦还给刘如意安排了一个耿直的大臣,这个大臣就是周昌,在刘邦看来周昌是可以保证刘如意的安全的。

但是,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他低估了吕后的能力,他也低估了吕后的残忍。

毕竟在他驾崩之后,不管是刘如意还是戚夫人,他们都被吕后给杀死了。刘如意是被吕后毒死的,戚夫人是被吕后制成了人彘。

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一个问题了,刘邦明知道吕后会在自己死后,找自己儿子的事情,为何他不杀了吕后呢?

是不敢杀,还是现实情况不能杀?

对于皇帝来说,没有他不敢杀的人。吕后也是人,若是刘邦知道吕后会在自己死后,对自己的儿子下手,我相信他说什么都会杀了吕后的。

但是,这些事情是刘邦预料不到的。他根本就不会想吕后会对他的儿子下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吧。

防了世界上所有的人,竟然没有防自己枕边人!

事实上刘邦之所以没有杀吕后,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能杀吕后,现实的情况是不容许他杀吕后的。

要知道吕后不仅仅是刘邦的皇后,她也是刘邦的好搭档,和刘邦一样,是一个精于算计的政治家。

就好比吕后杀了韩信,吕后建议刘邦杀了彭越,这都可以看出来,吕后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吕后做的事情,一定程度上都是刘邦想做的,就好比杀韩信,刘邦不想杀韩信吗?当然不是不想了,只不过刘邦不愿意背负杀功臣的罪名。尤其是不能杀韩信,毕竟大汉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是韩信给打下来的。

他杀了韩信就是不仁不义!

但是,吕后能够懂他的意思,吕后替他把韩信给杀了。这就是吕后在帮刘邦的忙呀,刘邦怕被后人辱骂,吕后不怕!

至少从杀韩信和彭越来看,留着吕后是有用的,至少吕后是可以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盈当一个好皇帝的。

一定程度上来说吕后是可以稳固他们家的江山的。

在刘邦看来即便是刘邦走了,有吕后在他们家的江山丢掉的可能性也不大。若是吕后不在了,被刘邦给杀了一切都不好说了。

要知道刘邦之前,只有一个秦朝呀。

秦朝只经历了两代人,十五年的时间就崩塌了,正如大家知道的秦始皇驾崩之后,秦二世当了两年的皇帝就把大秦给弄黄了。

刘邦不想自己驾崩之后,也重蹈秦朝的覆辙,所以,他必须要在儿子身边安置一个精通政治的人。

这个人毫无疑问,选择吕后是最合适的。没有母亲会对自己儿子下手的。

所以,刘邦尽管知道留着吕后会对戚夫人和刘如意不利,但是,相对比大汉江山来说,还是江山对于他们老刘家来说更加重要。

只不过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仅仅当了7年的皇帝,在刘盈24岁的时候,刘盈就驾崩了!

正是因为刘盈的早死,让吕后性情大变,她开始对刘邦的皇子皇孙下手的,因为这些人对吕后来说,就是吕后的威胁。

吕后只有提拔自己的吕姓侄子,才能让自己感到安心,提拔自己的侄子,肯定就会伤到刘邦皇室子孙的利益了。

刘家和吕家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

但是,吕后才不会管刘邦的子孙的,反正她自己的亲儿子死了,其它人的死活她就不在乎了。

只能说刘邦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儿子刘盈会死在吕后前面,只能说刘邦没有看到吕后真正的残忍。

他因为没有杀吕后,差点让吕后把他的儿子给杀光!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无完人吧,刘邦也是人,他不能预料到自己死后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只能按照自己就要驾崩时的态势,来决定吕后的死活。

吕后当时是绝对不能杀的,所以,吕后也就活了下来!

举报 分享 2022-04-02 06:08:1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