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老婆,生了一个儿子,让朱元璋一辈子抬不起头

要说中国历史上谁是出身最低的皇帝,那无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了,朱元璋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投身皇觉寺做了乞丐,可惜的是遇上天灾不断的元末乱世,就连寺庙都混不下去了。

为了活下去,朱元璋只有云游四方当苦行僧,这一段经历磨炼了他的心志,也让他看尽了人间百态,更主要的是也锻炼了他的慧眼识人的能力,作为君主来说,你不必样样都会,可是你一定要会知人善任。

之后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靠的就是这能力,他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元末乱世之中趁乱而起,他用李善长为其调度军需,用刘伯温制定战略规划,用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仅仅16年,朱元璋就建立了大明。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要数当时的另一个枭雄陈友谅了。要说陈友谅也是时运不济,若非朱元璋的横空出世,当年能够统一天下的恐怕就是陈友谅了,此人不同于张士诚,他也同朱元璋一样志比天高意在天下。

因此这一对枭雄在一起也算是世纪大战了,最终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成功夺取了天下。作为战胜者,朱元璋在这之后成功抢走了陈友谅的老婆,然而这一举动也让朱元璋自己抬不起头来,那么这个女人究竟做了傻事呢?

世纪对决,朱元璋对阵陈友谅

公元1356年,朱元璋在攻占应天之后势力便急速扩张,这个时候他采取“轻赋税”的方式赢得了百姓的民心,同时呢也因为其雄才大略吸引了很多的名士投奔。

然而,朱元璋占据的应天属于战略要地是江南经济重镇,自然会引起他人垂涎,这其中当属陈友谅和张士诚威胁最大,不过张士诚只想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过他的小日子,因此在获得了甜头之后也就退兵了,真正的威胁就在陈友谅。

因此,两者后来在鄱阳湖经历了一次大战,从形式上来说,当时陈友谅绝对占据优势,他拥有将近60万大军,而朱元璋仅仅只有20万,且水兵舟战本就是陈友谅的长处。

然而,在关键时刻终究是老天帮了朱元璋,在决战最后关头,风向变成了东南风,这股风一刮直接让陈友谅陷入劣势,朱元璋就采取了三国时期的“火烧赤壁”的火攻一举击败了陈友谅。

陈友谅的战船本就大,故而机动性较差,而朱元璋的战船虽然小可是机动性灵活,所以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这一战陈友谅大败亏输,自己的脑袋也被朱元璋砍了。

而陈友谅的屈辱还远远没有结束,古时候战争胜利之后,胜利者往往会夺取失败者的一切,其中就包括对方的妻妾儿女。

当时陈友谅手下有一个小妾,长的是非常漂亮,由于当年陈友谅给朱元璋太多麻烦,此时朱元璋一朝得势,出于报复心理就将这个小妾抢走成为了朱元璋的后妃之一。

本来事情到这就结束了,哪知道这之后还有故事。

朱元璋的儿子其实是陈友谅的?

朱元璋将陈友谅的这个小妾纳入后宫之后两人不久之后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第八个儿子朱梓。

洪武三年,明太祖分封诸皇子,其中朱梓被封为潭王,就藩于长沙。

然而就在洪武二十三年,这位年仅22岁的封网居然和自己王妃一同自焚而死,有人怀疑是因为朱梓的王妃牵连进了胡惟庸案中,朱梓惊恐父皇会拿他开刀最终自杀。

可是,按照朱元璋的心性,他对朝臣和对自己的儿子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当年晋王谋反,朱元璋只是削去了他的爵位并没有杀死他,而朱梓本人并未参与其案之中,就算被株连凭借其皇子身份也可免去一死。

那么朱梓为什么会自焚而死呢?根据《罪惟录》之中的记载说朱梓本身可能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当年陈友谅的遗腹子,朱梓前往封地之时他的母亲将身世告诉了他要求其卧薪尝胆将来为父报仇。

之后朱梓到了长沙之后便一直厉兵秣马,可是朱元璋是什么人呢?后来,他听到了朱梓想要谋反的消息便派兵前去讨伐,而朱梓自知难逃一死就自焚而亡了。

所以朱梓的事件一度让朱元璋抬不起头来,之后借“妖星乱宫”在后宫之中株连了大量的宫人,因为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在替别人养儿子,作为皇帝不是奇耻大辱是啥?

不过根据史料的记载,这其中还是有不少可疑之处,不过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至今已经无从知晓了,这又成为了历史一个谜团。

举报 分享 2022-03-30 08:17:4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