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是真的扶不起吗?救国救民却被黑了千年

人们在读三国的时候,读到蜀后主刘禅的所作所为,都会免不了唉声叹气的说一句“这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来,后主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蜀国灭亡的原因,他的无能也让无数人为刘备感到惋惜。

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刘禅这位蜀国后主真的像人们口中所说的一样是一滩烂泥吗?其实不然,人们之所以会对刘禅有着如此深厚的误解,其实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对于剧情的需要,甚至是产生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不求上进的阿斗刘禅,而在事实上,刘禅的的才能并非像他人所说的如此不堪。

刘禅事实上与其父刘备一样,都是十分聪慧的君王,刘禅能够在三国统一后的局面里,安心的过完自己的一生,这就足以说明,刘禅的心智能力十分的成熟,绝不像人们所说的样昏庸无能。之所以会表现的乐不思蜀,是因为刘禅从小便懂得隐忍之道,在隐忍中保全了自己,也保全自己的百姓免受战争的伤害。

其实,在刘禅幼年的时候便表现出了过人的一面,据《三国志》中记载,当年刘备在乱世之中还未曾能够有着自己的立足之地,受到曹操、吕布两大势力的夹击,而匆忙的从家中撤出,当时的刘禅年仅数岁,在人流之中与刘备走散,独自一人跟随着流落的百姓进入了汉中地带。其中经历了被拐卖等艰辛,之后被关中豪富刘括因其谈吐不凡而收养为义子。

而其生父刘备终于在建安十九年安定了下来,并派人去寻找自己失踪多年的儿子刘禅,此时的刘禅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世事懵懵懂懂的孩童了,经历了这段流亡的岁月,刘禅早已将这世态炎凉的世界琢磨透了,学会了察言观色与隐忍之道,也为刘禅之后即位奠定了基础,或许,刘备也正是看中了刘禅坚韧隐忍的这一点,才会让其继承自己的王位的吧。

刘禅在自己年仅十七岁便当上了一国之君,在聪明绝顶的相国诸葛亮的辅佐下,才保的蜀地十年无恙,当年刘备临死前白帝城托孤,特意告诫诸葛亮,若能辅佐便尽心辅佐,若不能,则自立皇帝,倘若刘禅真的昏庸无能,以诸葛亮的聪明才干,怎会不知道?想必也是看中了刘禅懂得隐忍,有着一代明君的品格,才会在自己的余生去尽力辅佐刘禅吧。

而亡国之后的刘禅,为了自己百姓以及文武大臣们的姓名,不得已才在司马昭面前装疯卖傻,一个人怀着亡国之痛,背负着遗传千年的骂名。可以说,刘禅不是昏庸,而是大智若愚啊。

举报 分享 2022-03-29 08:38:1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