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蜀有几大功臣,马超、黄忠、庞统、法正、张松谁功劳最大

赤壁之战后,刘备向孙权借来南郡安身,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与创业之初相比,人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看似风光和平静的背后,其实暗藏凶险。

对于刘备的处境,诸葛亮看得比较明白:“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畏惧北面强大的曹操,忌惮东面孙权的威逼,孙夫人又在内府舞枪弄棒,说不定哪天就痛下杀手。

正当刘备“进退狼跋”时,天降好事!远在西蜀的刘璋来信了:刘皇叔,来我这里吧,咱们一起跟曹操干架,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这正合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筹划: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最终,刘备成功入蜀,夺了刘璋的位子,才有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谁的功劳最大?是武将黄忠、马超?还是文臣庞统、法正、张松?

1、黄忠在刘备入蜀中的作用

黄忠是刘备入蜀大军主力部队的虎将,在与刘璋军队交锋中,往往冲锋在最前面,“勇毅冠三军”。也许是刚来投奔,必须要有投名状,黄忠就成了刘备入蜀主要依仗的武将,战后也被封为讨虏将军。更重要的是,蜀汉初定夏侯渊进犯,定军山一战力斩夏侯渊,黄忠的作用无可替代。

正因如此,刘备称王汉中后封黄忠为后将军。为此,诸葛亮曾劝刘备,说让黄忠与让关羽平起平坐,会引起关羽不满。刘备给关羽作了解释后,把黄忠提升到关张同等位置上,还封为关内侯。通过这一系列嘉奖,可以证明黄忠在刘备入川中的作用巨大。

2、马超在刘备入蜀中的作用

马超是刘备与刘璋争夺成都时的终结者!两军相持不下时,马超投奔了刘备,这让刘备大喜过望:成都唾手可得了!果不其然,马超领兵来到城下,“城中震怖”,没动手就吓得刘璋开门投降了。没有马超的到来,也许黄忠等人还要下死力和刘璋的成都兵缠斗一番吧。

马超最主要的作用,表现在对于氐羌族人的安抚上。人生地不熟的刘备,如果没有马超这样重量级人物的加持,很难说不会引发氐羌族人的反对。正是看到这种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刘备才把火线投靠的马超封为骠骑将军,兼凉州牧,还封为斄乡侯。

3、庞统在刘备入蜀中的作用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入川,庞统献“平蜀三策”居功至伟。上策:暗派精兵奔袭成都,一举夺城,打个刘璋措手不及。中策:军队佯动,把白水关的刘璋名将杨怀、高沛骗出来斩杀,收编军队再攻打成都。下策:兵退白帝城,召荆州的兵马入蜀,慢慢打下成都。

从善如流的刘备,采纳庞统所献的中策,斩杨怀、高沛,回军成都,才成就了入主关中的大业。可惜庞统英年早逝,没有看到刘备事业的辉煌。如果宠统不死,他在刘备入蜀中的作用不会仅局限于“平蜀三策”。

4、法正、张松在刘备入蜀中的作用

之所以把法正、张松一起来说,是因为二人是好友,而且在刘备入蜀中是策划者、推动者和实施者。从向刘璋献上请刘备入蜀的馊主意开始,两个人一唱一和,成功给刘璋挖了个填不满的坑。张松还给刘备送上《西川地理图》,把刘璋全部家底都抖落得一清二楚。

法正在张松被意外处死后,成为刘备入蜀最大谋主,靠着对蜀中情况了如指掌的优势,在帮助刘备夺取成都、笼络人心、迅速掌控局势中起到基石作用。而且,定军山一战中,黄忠正是听从了他的智计,才成功斩杀了夏侯渊,稳定了刘备入蜀之初的局面。

5、上述5人谁的功劳最大

刘备入蜀,是刘备与诸葛亮隆中对中做出的既定战略,而在具体实施中,主要涉及的人物有黄忠、马超、庞统、法正、张松等人。那么上述5人谁的功劳最大?答案是——武将属马超,文臣属法正,马超和法正相比,无疑法正功劳更大。

设想,如果没有马超火线加盟,刘备攻取成都会付出更大代价。又因为马超在氐羌族人中威望极高,才能在汉中之战中借来氐族万余人,这对刘备政权初期稳固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因此也才有刘备入川第5年,马超带头上书劝进刘备关中称王,关羽张飞诸葛亮的签名都在马超之后。

法正的功劳,不仅表现在是刘备入蜀的策划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还是关键节点上充当了刘备谋主的作用。入蜀之初,头疼于如何与蜀中大族建立同盟关系,法正最终献言,促使刘备迎娶了吴壹胞妹。夺取汉中是法正之计,定军山计斩夏侯渊出自法正……

设想,如果没有法正的辅助,刘备入蜀和入蜀后要在黑暗中摸索多久?看《三国演义》多数人只看到马超、黄忠、张飞、赵云冲锋陷阵,风头无二,其实背后都离不开法正的盘算和谋划,前台表演的越给力越精彩,说明后台的导演和策划水平越高越重要。

刘备入蜀有几大功臣,马超、黄忠、庞统、法正、张松谁功劳最大?每个人都各有各的解读,答案不会完全统一。那么,你认为谁的功劳最大呢?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志注》、《蜀书》、《魏书》、《季汉辅臣赞》。感兴趣的读者可阅读上述文献。

举报 分享 2022-03-29 07:35:1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