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实力最弱的刘备是凭什么建立蜀汉的?真正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除了纷争不断以外,还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建立了蜀汉政权的刘备就是其中一个。但是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刘备的实力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算很强,甚至可以说是最弱的,但是为什么最后他可以一手建立蜀汉政权呢?

东汉末年,汉室的根基已经被严重的撼动,整个天下出现了乱世的局面,也是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许多英雄豪杰纷纷辈出。刘备字玄德,是汉王室的后代,虽然并不是直系,而且和当时的皇帝隔得也有点远,但是怎么着也算是沾亲带故。而刘备自己对这个身份也是十分的骄傲。总爱拿这个身份四处炫耀,其实,纵观刘备的一生,他本人并不算一个能力十分突出的人,可是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善用贤才。他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交给手下的能人异事去做,而且,从刘备善于利用自己汉王室后人身份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会利用天生优势的人。

不过,可千万不要以为有了这样一个头衔就能够一手创建蜀汉政权了,毕竟在那样一个环境复杂的时代,人人都想要争霸,光有一个皇室后人的头衔,可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刘备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以让他成为三足之一呢?

首先需要从刘备的小时候说起,刘备儿时的经历并不怎么好过,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从小跟着母亲一起长大的刘备吃了不少苦头。母子二人只能靠编草鞋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根据三国志蜀书先生传里面的记载,刘备小时候的家东南面有一棵大桑树,很是不凡,大家都说这个地方以后一定会出一位贵人。刘备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每次在这棵树下玩耍的时候就会涌起一番热血。

说来也十分奇怪,明明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可是刘备仍然会有和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的气质,也许和他身体流的皇室血统有一定的关系。等到长到15岁的时候,刘备就开始拜师学习,他是一个十分刻苦的人,同时也很会利用自己身边仅有的资源,所以在那几年的学习时间里,他几乎阅读了所有的典籍,这也为他以后打下江山奠定了文化基础。那时候刘备家庭条件并不好,想要完成学业很是困难,不过好在有一个叫刘元起的亲戚十分慷慨地资助他,这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刘备对自己的这位亲戚感激涕零。

在很多历史古籍中都有对刘备长相的描述,按照这些书上的描述,刘备不仅胳膊长手长,而且耳垂也特别的大,当时在民间有一种说法,耳垂大代表着有福气。虽然这些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都为刘备起义成功造就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在三国志中还有这样一段对刘备的记载,说他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大概意思就是说刘备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很多时候都是在心里默默的盘算。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刘备是一个非常能够慧眼识珠的领袖,而且还很能够以德服人,在他的一双慧眼之下,招揽了不少的英雄豪杰,这些都为他以后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之所以能够让那么多的能人异士甘愿为他卖命,就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个,其他很多领袖人没有的品质仁义。不过,刘备的仁义却并不是妇人之仁,而是为了建功立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罢了,几乎在他建立政权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的这个特征。三国志中对刘备的评价就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刘备虽然有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仁义,但是却并不像他们那样腐朽,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超越其他人成为乱世豪杰之一的原因。

也有不少人说刘备的政权是被他哭出来的,还有人把刘备和曹操进行比较,这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可谓是天差地别,一个十分的强硬,一个十分的柔弱。曹操眼中的称霸是非常强硬的,而刘备眼中的霸业却是和仁义相结合的,所以那些愿意跟随刘备的人大多数都是被他的这种特质所感动。毕竟在那个纷争的年代,能够像刘备这样以德服人,礼贤下士的将领可并不多了。

举报 分享 2022-03-28 09:36:34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