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最大的失误,不是放走曹操,而是拒绝了一个人成千古遗憾
大家知道,三国是人才辈出,如过江之鲫。人才是一波一波往前冲,后浪很快就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是铁打的三国,流水的营盘。
像打战特别勇猛,建了不少战功,在黄巾起义,凉州之乱这些大的战役都有参与,武力值爆表的董卓,他利用汉末战乱局势不稳,以及当朝的朝廷没啥力量的情况下,他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从此东汉政权从此落在了董卓手上。这样的牛人,可他才刚出来没多久,故事才刚刚开始,他就挂掉了。
请点击输
在三国演义中,廖化出场于第十七回,虽然三国的戏份已经渐入佳境,三英战过吕布,司徒计杀太师,曹操煮酒戏刘备,关云长正在千里走单骑。
但廖化也没耽误,他已经是黄巾军的一个小头目。张角兄弟闹革命起于184年,但黄巾军折腾了二十来年,也不知道廖化是哪年入得伙,但能当头目,至少也是老资格反政府成员了。且算他是184年出生的吧。在碰到关羽关大神时,廖化正好是16岁。
那时,关羽光顾着跟曹操分手,没注意到两位嫂嫂已经被人拉走了。正着急的时候,廖化出场了。
【不说曹操自回。且说关公来赶车仗。约行三十里,却只不见。云长心慌,纵马四下寻之。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
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
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
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
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符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纔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
这个时候的关羽再也不是那个开个会,袁绍连个座位都不给,只能站着刘备后面,做人肉背景的红脸汉子了,他已杀出一片血路,成为江湖上众人仰慕的传奇人物了。
而廖化只不过是一个刚出江湖没多久的少年,特别崇拜关羽。本来吧,他跟合伙伴一起把刘备的女人抢了回来,心想,正好,一人一个。可是没想到,这女人是刘备的老婆,是自己偶像关羽的嫂嫂。
这廖化心想,这可不行,咱干啥也不能伤害自己的偶像呀,怎么办?廖化一狠心,把自己的合作伙伴杜远给杀了,然后护送嫂嫂回来了。
廖化其实是想,自己从此跟着偶像关羽干了,不过这关羽却拿起乔来了,你这黄巾党,我可是正规部队,不是一路人。关羽想都没想一下就直接给回绝了。
【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
要说关羽做事挺情绪化的,前面不收廖化,可是,遇到黄巾的周仓,看人家长得高高大大,又跟自己一样,留着胡子,正所谓是物以类聚,好了,收下了。
其实,是我们廖化先碰到关羽的好吗?廖化对关羽的那份情那份爱,不比周仓弱好吗?
好在,命中注定在一起的,还是会在一起滴。
十四年后,书已行至六十回,诸葛亮入川,廖化带着小伙伴前来投靠,不知道是诸葛亮知道廖化与关羽有过这一段,还是老天注定,竟然调廖化去帮助关羽守荆州。
当廖化再次站到关羽面前时,关羽大概是波澜不惊,他未必会记得十多年前的那场偶遇,而对廖化来说,他的内心却如惊涛拍岸,浪卷千层雪一般。
偶像啊偶像,我终于还是站到了你的面前。
五年后,关羽北伐,廖化为先锋,大概是第一次在偶像面前表现,廖化的表现平平,而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关羽败走麦城,一代大神就此陨落。而廖化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弃刃投降。但他始终还是不愿归顺东吴门,他找了个机会,找了一个诈亡的机会,逃出了敌营,又回到了蜀营。
此后,他勤勤恳恳,努力砍人,认真做事,空闲时,他还是会想起那个大神一样的身影。
要是当年,我能跟随了关二爷,也许就能学到更多,也许我会有更多的作为,也许我现在就是一名大将,而不是一名不起眼的偏将。
他一直努力学习,每个战役后,他都要细细分析利弊,从中总结经验,诸葛亮不在了,他跟着姜维,七十高龄,依旧骑马提大刀,上阵杀敌
他细心分析,弥加老道,姜维用兵,他一语道破:兵不戢,必自焚。
可是,他的一生这么努力,到头了,人们提起他,却简简单单一句话把他概括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这样的评价公平吗?
“灞陵桥边,当我碰见关公的时候,上苍已经给了我公道。”廖化想着那马,那人,那刀,说道:“如果让周仓持偃月刀,我牵玉免马,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