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孙刘联盟的关键人物,既非邓芝也非诸葛亮,而是这两个人

恢复孙刘联盟这个功劳要算在谁的头上,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因为是他派遣邓芝出使东吴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在《三国志·邓芝传》中有一句这样的记载:“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乃遣芝修好于权。”

而实际上,这只是孙刘联盟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采取实际行动恢复联盟的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和刘备,其中有所动作的则是孙权。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

当时孙刘两家所面临的局势是,刘备由于兵败夷陵,全军退回益州,而东吴军队也尾随入蜀,并占据了距离永安不远的南山一带,准备对刘备发动致命一击。而刘备则为了永安的安全,抽调镇守江州的赵云及巴西的马忠率部驰援。此时的永安一带可谓战云密布。

改变这一紧张局势的关键人物,是曹魏皇帝曹丕。他派遣十万大军向东吴发动进攻。为了全力迎战,孙权下令将进入益州的李异、刘阿所部退至巫县一带驻扎,白帝地区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得到了根本性的缓和。同时为了保证西部疆域的安全,孙权派出时节向刘备请和。这便是孙刘联盟关系恢复的关键一步。

孙权派出使者的时间和官员名称,出现在《三国志·吴主传》中:“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对于孙权的行动,刘备又做何反应呢?《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随着双方使者与刘备、孙权的见面,孙刘之间的关系迅速破冰。《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及《吴书》中有出现了另外的两条记载:

《江表传》:“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

《吴书》:“郑泉字文渊,陈郡人……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于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

从以上两个记载来看,虽然双方在观点和看法上仍有着一定的分歧,甚至出现刘备因此恼怒的情况出现,但毕竟原则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双方不再为敌而是成了盟友,剩下的仅仅是如何平衡两国利益的细节问题,而这一点才是诸葛亮主政后由邓芝、张温等人共同完成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

举报 分享 2022-03-27 08:36:41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