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还不任命官员?与身体健康无关

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是,明神宗却没有很大作为,反而成为明朝灭亡的罪人,“明亡,实亡于万历”。明神宗在位前期有张居正辅佐,可是后来却开始倦怠,长达二十八年没有上朝,也不任命官员,导致朝政运作出现问题!那么明神宗为何要这么做呢?

一、身体健康是借口

对于万历皇帝怠政的原因,他自己解释道:“足心疼痛,步履艰难”。意思是说明神宗腿部有疾病,心口也很疼,走路十分苦难。根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身体肥胖,确实不是很健康。但这只是他怠政的借口罢了。身体不适可以不上朝,因为此时的朝会已经成为礼仪性的,并不能处理多少政务,万历帝的祖父嘉靖皇帝就没有上朝。

不过嘉靖帝从未怠慢朝政,“深居大内,而章奏批答,疾如风雨”,“遇有大事,又每于西苑,召阁部文武大臣面赐商确”。可是万历皇帝就不一样了,他不仅不上朝,还不批阅奏章,官员空缺时也不任命,朝廷的六部九卿只剩下一个都御史、两个侍郎,内阁只剩一个人工作,严重影响了朝政的运行。大臣们上奏折反映问题,万历皇帝几乎不回应。

二、君臣矛盾是根源

既然身体是万历怠政的借口,那么根源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君臣之间矛盾!按理说,君臣之间齐心协力,朝政肯定会处理的非常顺利,国家也会兴旺发达。可是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就发生尖锐的矛盾,问题主要出在“国本”上面。所谓“国本”就是太子的问题。万历皇帝的长子名叫朱常洛,是宫女王氏所生,这对母子并不得万历皇帝的喜爱。

万历皇帝最喜欢的是郑贵妃以及她所生皇三子朱常洵。按照明朝的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于是文官们纷纷建议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万历皇帝却不想那么做,这场国本之争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1601年,万历皇帝迫于压力,才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福王朱常洵依然留在京城。所以国本之争依然在延续,直到1614年,福王朱常洵才前往自己的封国。

三、缺乏魄力的万历

由于“国本之争”,让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十分尖锐,虽然他也处置过一些官员,但依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于是万历皇帝采取了“冷战”的方式,既不上朝,也不处理朝政,更不接见官员,还不任命官员。用个比较现代的词来形容,万历皇帝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与文官集团斗争。

这就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万历皇帝缺乏嘉靖帝那样的魄力。当年,嘉靖帝在“大礼议”时,以雷霆手段对待文官,贬职的贬职,廷杖的廷杖,毫不手软,最终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而万历皇帝则不行,他没有那种乾纲独断的魄力,所以只能采用怠政的方式,来表达对文官集团的不满。然而这于事无补,反而导致朝政败坏。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史纪事本末》

举报 分享 2022-03-19 08:01:16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