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的朱高煦是怎样一个人?

靖难之役中,随父亲征战,屡立战功

朱高煦最后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看似他的人生就是一个笑话,但其实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且在靖难之役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众所周知朱棣是造反成功才登上皇位的,这场战役就是靖难之役,朱高炽和朱高煦同为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虽是为长子,但无奈他身体肥胖,还有些腿瘸,不便外出,自然也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只能镇守北平的大本营,也曾以少数兵力守住了北平,且成功抵挡了大量南军的围攻,为朱棣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不过这镇守之功放在朱高煦面前就有些拿不出手了,朱高煦人高马大,生性强悍、能征善战,在追随朱棣南征北战的途中,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棣觉得这个儿子很像自己,对他颇为青睐,在靖难之役中,朱棣与南军对战失败后,朱高煦率兵来援,朱棣曾对朱高煦说过这样一句话:“努力吧儿子!你哥哥常生病。”这无疑是朱棣对朱高煦的极大期望,朱高煦甚至将其当作父亲的承诺,斗劲十足亲自率领军队击退南军,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性格恶劣屡教不改,构陷兄长以夺皇位

看到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精彩表现,你可能以为朱高煦是一个从小就懂事的乖孩子,但是恰恰相反,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早年他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学习,但却不肯学习,而且言行轻佻,朱元璋对他很是厌恶。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杀害官民,是常有的事,就算是长辈徐辉祖的好心告诫,他也全然不理,事后还盗走他心爱的宝马,报复心也是很强了,朝中大臣也因此而指责燕王。

靖难之役中立下了显赫战功,父亲还对他说了那样的话,他以为太子之位一定是自己的了,没想到朱棣还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将太子之位给了他哥朱高炽。朱高煦自视甚高,又仗着自己功高,开始觊觎太子之位,他不仅找各种理由推脱去外地当藩王,整日赖在朱棣身边,还私自招兵买马,陷害拥护朱高炽的大臣,构陷太子朱高炽。所幸朱棣经过详细了解之后察觉到太子并无太大过错,反而是野心勃勃的朱高煦引起了他的警觉,加上之前的种种恶行,便将其狠狠训斥一番之后,将他贬到乐安。

明仁宗去世之后,他贼心又起,想在太子朱瞻基进京加冕时半路设伏拦截,强夺皇位,不料朱瞻基早就得到了父亲病重的消息,先一步进京了,朱高煦压根没拦着人家。

朱高煦一直认为侄子朱瞻基是个软柿子,自己可以效仿父亲再来一次“靖难之役”,于宣德元年起兵造反,本想拉拢张辅却不想被他告发,无奈只得改名换姓,由小路赶往北平告变。

宣宗本是不忍用兵,但朱高煦派百户陈刚上疏,又给公侯大臣写信,多有指斥之词,无疑是火上浇油,遂亲率大军讨伐朱高煦、大获全胜。朱高煦迫切地想要皇位,却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没有周详的计划与完全的准备,贸然行动,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明宣宗念及旧情,本想网开一面,可朱高煦真是太作了,在宣宗去探视他时,竟然趁宣宗从自己身旁走过去时,伸出脚将宣宗绊倒了,如此跌份,明宣宗脸上也挂不住了,命人使用300斤的铜钟压在朱高煦的身上,朱高煦最后活活被烤死在铜钟内,落得了个“瓦罐焖鸡”的下场。

朱高煦一生都以为自己离皇位很近,触手可得,其实他从未真的走近过那个位置,一切都是他的自以为是,在后世看来,他起兵造反、谋权篡位的举动就是一个笑话!

举报 分享 2022-03-15 08:21:23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