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帝宇文赟为何要立五皇后?杨坚建立隋朝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末世皇帝会作妖,如南汉的刘鋹,北齐的高纬,汉赵的刘聪。一提到刘聪,周宣帝宇文赟两眼放光:前辈您太有才了!
是什么让宇文赟如此兴奋呢?原来五彩大花猫刘聪为了爱妾们雨露均沾,他突破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一夫一妻制”,搞了个三皇后并立。而此时的宇文赟把皇后玺印摸得发烫,为颁发给谁愁得把老爸骂了一千遍。
为什么骂老爸呢?还不是因为他给自己娶了个杨丽华嘛。这个杨丽华是随国公杨坚的嫡女,总是一副高冷的姿态,一点不讨喜。可人家是太子妃,不让她当皇后杨老头怕是要翻脸。
不给杨丽华给谁呢?给小阿姨吗?宇文赟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的脑海里又接连闪过几个美艳的脸庞,哪一个都让他心旌摇曳,割舍不下。
刘聪无愧于一个“聪”字,人家三后并立,轻松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纪难题。古人不是说“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嘛,你看看,法理这东西就是橡皮泥,只要你会捏,总能找到一个模子,阿聪你太伟大了。
再说了,我们宇文家族本来就不是汉人,凭什么死守汉人“一夫一妻”的死规矩?宇文赟为自己找到“革命依据”而兴奋不已:阿聪啊,朕要超越你。
于是他一声令下,五枚温润剔透的皇后玺印制作完毕,他隆重地对外宣布,俺天元皇帝从此有五位皇后。
这五位幸运儿都是谁呢?她们都有哪些故事呢?最后还要问一句,宇文赟要立五位皇后,仅仅是好色吗?宇文赟真的就是个一无是处的混蛋吗?
宇文赟的五位皇后天元皇后杨丽华
杨丽华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女,比宇文邕小两岁,12岁那年嫁给太子宇文赟,生有一女宇文娥英。
史书说杨丽华“性柔婉,不妒忌”,不妒忌是真的,柔婉之说怕是靠不住。宇文赟出于对杨坚的嫉恨,把无名火发在杨丽华身上,常常找个借口就把她提溜过来骂一顿。如果是柔婉的女子,一定低眉不语,甚至委屈自己认错,但杨丽华不是这样,她“辞色不挠”,跟宇文赟顶嘴,就是不服。
终于有一次宇文赟被她顶得火冒三丈,赐杨丽华自裁!即便这样,杨丽华也不低头认错,死倔死倔的。她这么做苦了老妈独孤伽罗,独孤赤脚散发,跪在大殿之下替女儿磕头求饶,磕得满脸鲜血。
靠老妈的求情,杨丽华才躲过了杀身之祸,这哪是柔婉的人?
后来,杨坚准备篡位,杨丽华“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就差跟老爸打一架。隋文帝杨坚登上皇位后,杨丽华表现出来了愤懑更加激烈,搞得杨坚见到这个女儿心里直突突。
所以,这是个棱角分明的泼辣女子,绝不是一个温婉的乖乖女。
杨丽华不争宠吃醋倒是真的,宇文赟爱花,假如杨丽华在这方面也够泼辣,估计后宫天天可以看相扑表演。可事实上,杨丽华跟这些花朵们相安无事:“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
杨坚后来封杨丽华为隋朝乐平公主,还准备让她改嫁。杨丽华坚决不嫁,而把余生的爱都给了女儿宇文娥英。
等到宇文娥英成年,杨丽华为女儿举行了隆重的“择婿大赛”,京城贵族子弟云集弘圣宫,每天上百人接受杨丽华和宇文娥英的挑挑拣拣,折腾好几天选中了陇西李氏出身的李敏。
为了这个女婿,杨丽华绞尽脑汁压榨老爸,她告诉女婿:待会儿皇帝授你官职,别忙着谢恩答应,看我怎么给你讨来上柱国职位。
杨坚一看外孙女婿:好乖乖,你现在当什么官啊?杨丽华插话:白丁一个。杨坚说:朕授你仪同三司。三司官居四品,相当于郡太守一级,应该说杨坚够大方了。李敏跪在那里如同泥雕,杨坚:不满意啊,那就加开府吧,三品可以了吧?
李敏一定不动,杨坚一咬牙:授你上柱国,二品大员吧。于是杨丽华一个眼神,李敏磕头如捣蒜。
大业五年,杨丽华跟随弟弟杨广巡幸张掖途中病倒,她要求隋炀帝不能收了她的封邑,而是将它并给女婿。隋炀帝答应了,杨丽华这才放心地闭上眼,终年48岁。
天元帝后朱满月
朱满月就是宇文赟的“小阿姨”,因为她比宇文赟足足大了12岁。朱满月是苏州人,因家属犯罪被罚入宫中为奴。
朱满月的工作是替太子爷宇文赟掌管衣服,没想到自己的衣服却被宇文赟脱光了。于是朱满月给宇文赟生下长子宇文阐,那一年杨丽华才进宫。
宇文赟临幸朱满月只是一时兴起,从她的身份和年龄看,她根本不具备挑战杨丽华的可能性,能祈祷自己的儿子顺利接班,那就是最大的福分。朱满月的自知之明,让她和杨丽华相安无事。
好玩的是,宇文赟才当了8个月的皇帝,就迫不及待地把皇位传给了6岁的宇文阐。不过,他没有当太上皇,而是自称“天元皇帝”,以后圣旨不叫圣旨,而叫做“天诏”、“天敕”。
宇文赟篡位“天”,老天生气了,第二年就一巴掌把他扇到地府去了。扒扒手指头,宇文赟连皇帝带天元皇帝,加起来一共在位不到两年,终年21岁。
宇文赟死后7个月,隋朝代周,朱满月被杨坚送进寺庙出家,法号“法净”。又过了三个月(开皇元年5月),朱满月得知儿子“病逝”的消息。没人知道朱满月丧子的心情,也没人去在意她的感受。五年后,39岁的朱满月圆寂,以尼姑身份安葬。
天中皇后陈月仪
陈月仪听着像汉人,其实人家本姓“侯莫陈”,标准的鲜卑人。其父陈山提,原本是尔朱兆的家奴,后来傍上了高欢,靠拍马溜须的本事,获封射阳郡王。
只可惜高家人守不住江山,北齐以火箭般的速度亡国了,射阳郡王的支票作废。可陈山提脑子机灵,立刻载着宝贝女儿到长安,将她献给护花使者宇文赟,换了个“鄅国公”的爵位。
陈月仪比宇文赟小6岁,宇文赟死的时候她才15岁,未成年少女,所以没有生育,但她却是宇文赟最宠爱的一位妃嫔。
可是这份宠爱一点不值钱,宇文赟在临死前跟杨丽华和好,于是留下一份遗诏:自己死后陈月仪和其她两位皇后一起出家。
唉,真想暴揍宇文赟一顿。于是,15岁的陈月仪出家为尼,法号“华光”。好在陈月仪有个好友——元乐尚,二人结伴佛堂,相依为命。陈月仪一直活到唐高宗永徽年间,终年85岁。
天左皇后尉迟炽繁
尉迟炽繁比陈月仪还要小一岁,却比她更早得到临幸,入宫时间又比陈月仪晚一年。别看迷糊,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因为她与宇文赟之间就是一笔孽债!
尉迟炽繁原本是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杞公宇文亮的儿媳。宇文赟即位那年,尉迟炽繁按规矩进宫朝见新皇,结果宇文赟把人家糟蹋了。
消息传来,气得正在淮南作战的宇文亮勃然大怒,是可忍,叔叔不可忍,于是他举兵反了。可惜宇文亮行事不密,被人提前举报兵败身死,宇文温也一起受害。尉迟炽繁像待宰的羔羊,被宇文赟牵入宫中。
后来,她与陈月仪、元乐尚一起出家,法号“华道”,终于开皇十五年,年29。
天右皇后元乐尚
元乐尚出身鲜卑拓拔族,与陈月仪一起进宫,一起受宠,一起受封,也一起出家,法号“华胜”,去世于贞观年间,享年约70岁。
现在我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宇文赟设立五位皇后,难道仅仅是好色使然?我不这样认为。
五皇后背后有一颗焦躁的心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宇文赟至少还有两位妃嫔,分别给他生有一子(均被杨坚杀害了),按照母以子贵的说法,她们为何不被封后?
这五位皇后,除了朱满月情况特殊,其余的四位,杨氏、侯莫陈氏、尉迟氏、元氏,都是当时的门阀世家,这难道是巧合?显然不是,这应该是宇文赟的刻意而为之。
北周承继西魏,是个门阀政治的时代,皇权能不能坐得稳,完全取决于门阀士族的拥护程度。北周代替西魏,隋代替北周,其实都是门阀士族“集体选举”的结果。
作为皇帝怎么摆脱门阀士族的威胁呢?只能拉一帮打一帮,挑最冒尖的打击。宇文赟在位时,谁的威胁最大?两个宇文宗室和杨坚。其实这个现象从宇文邕时期就显露出来,宇文邕生前也权衡了很久,也对杨坚边打边拉,最后还是觉得杨坚比宇文宗室势力更可靠。
同样,宇文赟即位后也秉承了这个思想,他一边将宇文氏宗室五王贬出朝廷,一边使劲打压杨坚。他与杨丽华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他与杨坚关系的映射。
这就不难理解,宇文赟立皇后为何放着给他生了儿子嫔妃不用,非要提拔侯莫陈、尉迟和元氏,政治联姻呗,希望通过这几个家族跟他一起对付宇文氏和杨氏,而那俩嫔妃出身不高贵,没这个价值。
因此宇文赟绝不昏庸,只是他的心很焦躁,做法很粗暴。妄图靠立皇后改变时局,显然过于幼稚,直到临终前他才意识到行不通,于是又把期望寄托在杨坚身上。这就是为何他与杨丽华和好,同时托孤杨坚的原因。
宇文邕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三条:理想高,能力低,自控差。
宇文赟虽然在位不到两年,但还是做了一些努力,尤其是在平衡政治势力放面,他下手比较狠。由此可见,宇文赟做事目的性其实很强,不能否认他为理想而作出的努力。
但宇文赟的能力显然不是太够,客观讲,他把宇文宗室和杨坚作为威胁并没有错,但自己跳出来同时对两派开火,显然就犯了大错。正因为如此,当他把大权交给杨坚的时候才发现,原本可以掣肘杨坚的宇文宗室势力,已经被他搞垮了。因此可以这么说,是宇文赟帮杨坚,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至于禅位、改称天元皇帝、立五皇后,这些举动其实都欠深思熟虑,有点乱出招,让自己都迷失了方向。
另外宇文赟太过年轻,自控力很差,做事缺少持之以恒的劲头,又被酒色这些东西消磨意志,陷于不能自拔,把自己搞得21岁就早早驾崩。
不过,我要提一个自己的猜想:宇文赟应该不是正常死亡,他十有八九死于刘昉、郑译的加害,而这两个人都是杨坚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