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平之战胜利后秦王不下令白起撤军秦国可以提前一统天下吗?

战国中后期,秦国一家独大,在经历乐毅伐齐和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扫除了最后的两个强敌,拥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

而在长平之战过后,白起本来想要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赵国,却被秦王下令撤军,从而错过了追击赵国的机会。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赵国缓过神来,联络各国,在邯郸之战中击溃了秦军,延缓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于是,有些人就有了这样的疑惑:如果当初秦王没有让白起撤军,是不是当时就消灭了赵国,甚至提早统一天下呢?

我认为依旧很难。

国家灭亡之前,赵国的战斗力会大增

事实上,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如果乘胜追击,那么就是将邯郸之战提前了。邯郸之战最后的结果以秦国惨败结束。而秦国惨败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赵国遭遇灭亡危机,士气空前高涨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坑杀,造成赵国国内青壮年皆死,只剩下老弱病残。按理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是必败无疑的。然而,事实却是秦国的精锐之师在邯郸城面前寸步难行,甚至被赵国的几千死士给击退了。

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

二、赵国如果灭亡会给列国带来的危机感

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两个大国对战,其余列国不来援助赵国,是因为他们想要坐山观虎斗,希望赵国和秦国两败俱伤。

然而,如果赵国灭亡那就不一样了。当时的赵国,已经是除秦国外最大的国家。一旦赵国被秦国消灭,集合了两个大国之力的秦国还有人会是对手吗?

虽说山东六国的君主,大都目光短视,对秦国统一天下的野心视而不见。但是他们再蠢也不会蠢到当秦国都准备灭赵国了还视而不见。

因此,当白起率领秦军进攻赵国邯郸的时候,其他国家很大可能会派兵援救。而此时的秦国刚刚经历过长平之战,元气大伤,很有可能阴沟里翻车。

秦昭襄王让白起撤兵,可不是因为范雎

正因为如此,长平之战以后,秦昭襄王才不让白起继续用兵。

一方面,长平之战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长时间的对峙,使得秦赵双方的国力都亏空的相当厉害。哪怕最后秦国胜利了,后勤补给也不容许秦国再对赵国发动战争。

另一方面,此前五国伐齐的起因就是因为齐国吞并了宋国,引起了各国的忌惮。秦国虽然国力比齐国强多了,也很有对付六国合纵的经验。可是毕竟此时的秦国,已经是大战后的秦国了。

因此,秦昭襄王拒绝白起继续进攻的请求,与其说是因为范雎的谗言,倒不如说是从大局考虑。

另外,秦昭襄王还有一个考量,那就是白起的忠心。

长平之战中,秦国损失惨重,秦昭襄王倾尽全国国力支持白起。可是,一旦白起灭了赵国,手握秦国大部分军队的白起,会不会心生贪念呢?

也许白起是忠心的,但是秦昭襄王不敢堵。

因此,长平之战以后,秦昭襄王无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都不会再让白起继续进攻了。

举报 分享 2022-03-13 12:36:14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