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中,这一国的实力最为弱小,被称为一州之国

东汉末年,天下一分为三,虽说三足鼎立,但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却并不相当,而其中以蜀汉的实力最为弱小。

最为直观地来看,蜀汉的领土面积在三个国家之中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穷,而又是三个国家之中最先被灭亡的。

国土最小:

曹魏占据北方十二州,八十七郡(司隶、徐、青、豫、冀、并、幽、兖、凉、雍、荆(部分)、扬(部分)),势力最为强大,总面积约291万平方公里。孙吴占据江东三州(荆(部分)、扬(部分)以及交州),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蜀汉则只有益州一地,总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被曹魏讥讽为“一州之国”。

人口最少:

首先蜀汉灭亡时有过人口统计,大约是28万户,约94万人口。(公元263年)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

而同样曹魏也做过人口统计,时间在灭蜀之后。

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后汉书》

如此算下来,曹魏的人口得有443万。而后孙吴灭亡时也做过人口普查,大约有52万户,约230万人口。(公元280年)

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口代表富强,人口稀少既是蜀国弱小的重要标志,也是蜀国弱小的重要原因。蜀国人口稀少意味着可以征召入伍的士兵少,蜀国军队力量就不会特别强大。人口稀少也意味着劳动力缺乏。缺少劳动力,农业经济则很难发展起来。人口稀少也意味着国家可以征收赋税也少,国家财力就会限制。蜀国人口稀少,人才更缺乏。

所以,蜀汉怎么算都是最弱的!

虽然在《三国演义》当中,始终把刘备所同领导的蜀汉作为汉室的正统后裔,也一直作为正面形象来塑造,但却并不能改变蜀国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

当时中华大地仍然以中原为核心地域,中原物产丰富,生产力发达,而蜀国的属地则以益州为核心,这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中原核心区域,虽然成为鱼米之乡,而且地形闭塞,没有在黄巾起义的浪潮中受到过大的冲击。

但是却正是因为地形的狭窄和闭塞,使得蜀汉在发展空间上受到制约,虽然坐拥鱼米之乡,但却没能够及时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即使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也没能最终实现匡扶汉室的宏图大业,这便是由于蜀汉的地理位置的劣势。

此外,蜀汉境内多山,只有成都周围的盆地可以算得上是平原地带,北面与曹魏接壤的汉中一带自古以来就以道路难行著称,东面与孙吴接壤的巴郡等地,也多是丛林与峡谷,南面的南中等地亦是以森林广袤著称。在三国当时的生产力限制下,蜀汉对境内的开发成果并不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之中,虽然蜀汉也曾保有荆州的富饶之地,但却因为孙吴的攻伐最终没能保全这一重要的经济来源和地缘优势。而在蜀军攻伐曹魏之时,吴国并未给予有效的援助,更多的时候是选择了坐山观虎斗,这些都间接导致了蜀国的失败。

除此之外,蜀国建国期间的五虎将也在后期逐一离世,虽然还有诸葛亮这样的老臣撑场面,但人才匮乏是蜀国一个比较大的困境。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正是说的这个。

再加上襄樊之战、夷陵之战两次惨败极大消耗了蜀国的元气。虽然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恢复了部分元气,但是损失的人口,丧失的土地,有利的战略条件却无法恢复。

荆州和上庸等地的丧失,蜀国失去重要粮食产地,失去了大量人口,失去了人才来源地。蜀国被关进四川盆地,彻底失去了充当大国资格。诸葛亮为何明知国力不如曹魏,还要一心北伐,其很大的目标就是,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以及占据战略优势,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以此来保证蜀国的生存。

可惜,空做无用功!

综合多方面原因,蜀国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国家,也称为最先灭亡的国家。虽然诸葛亮当年隆中对天下三分的构想和预见富有天才的色彩,但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最终遏止蜀国的前途命运。

举报 分享 2022-03-09 09:30:1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