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为什么要系披风,只是为了耍酷吗?古人的智慧你想象不到
如果经常观看古装电视剧的人经常会发现古时候的那些将军都喜欢在后面系上个披风,而其中尤以白袍为主,比如陈庆之就有“白袍将军”之称,还有一句“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然而事实上在电视剧之中我们会发现在战场之上白袍的作用很小,比如老版《三国演义》之中吕布吕奉先在虎牢关之前挑战十八路诸侯,就有一个镜头,吕布把背后的披风解开了,这个动作可以说是相当帅;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古时候系披风也很容易被针对,比如曹操和马超对战,曹操被马超追杀,而他那个红色披风又极为显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时候披风的作用其实很小,好像除了耍酷之外没有别的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古人为什么一定要系个披风呢?其实披风的作用不是单单为了帅,虽然他的弊端的确很多,可是他的功用也有很多,如果你单纯就以为系个披风只是为了耍酷的话那么你就小看古人的智慧了,毕竟耍酷和命比起来还是命更重要一点,那么这披风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辨别出主将的位置
我们知道在古代打仗不像现在这样,古时候由于没有各种通讯技术所以大军一字排开的话,你望过去只有黑压压的一片,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
而且不像现在有各种无线设备可以随时报告自己所在方位,所以古时候打仗也是很麻烦的,为了便于行军打仗,古时候打仗一般都是以战鼓、鸣金收兵等发号施令的,而士兵听到这些指令就会协同作战。
当然,一个队伍之中总要有一个首脑,否则很容易让士兵人心惶惶的,而黑压压的一片如何分得清谁是主将谁是士兵呢?所以当时的将军为了让士兵清楚地辨认自己的身份就会系上个披风,在万军之中比较醒目一点,而最常见的就是白色披风,因为黑的和白的会形成一个对比。
当然,我们也说了,系披风容易让士兵分辨得出自己的位置,但是也容易让对面分辨得清谁是谁,比如曹操和马超的“渭水之战”,马超一眼就认出了曹操,为什么?就因为当时曹操那个红色大披风特别醒目,所以曹操被迫割须弃袍。
鼓舞士气,统一指挥
既然将军是一个军队的主要人物,那么他的一举一动就会备受关注,而一个军队之中除了有主将之外,还有几个副将,这些人帮助将军一起统帅军队,否则光凭一个人又如何能够指挥得动千军万马呢?
所以上述说的,古时候将军系一个披风可以让士兵分辨得清自己的方位,而将军也可以根据不同副将所系着的披风来下达指令并指挥军队作战,而这样就可以做到统一指挥。
事实上,一旦指挥目标明确,士兵和将军能够做到号令合一,那么这样的军队往往是战无不胜的,秦之白起,赵之李牧,汉之韩信,唐之李靖。他们战无不胜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指挥目标明确,全军上下只听一人号令,不会朝令夕改,反之军队却是一盘散沙。
所以辨别方位只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之后主将也需要根据不同将领所在的方位来指挥军队,而这就是系披风的又一大原因。
战场的急救包
当然,既然是上战场,肯定会有伤亡,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科技以及战场医护兵,在那个时候甚假设你在战场上不幸受伤而又得不到救治的话,那么伤情恶化下去无疑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而披风这个东西在关键时刻就可以当包扎布所用,将军们若是受伤了在紧急时刻可以把披风撕下来一角当作急救包来使用,避免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导致伤口进一步恶化。
所以这个披风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耍酷来使用的,在当时还有这么多用处,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披风都能够玩出这么多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