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五虎将,正史中一个排名高了,另一个排名却低了

正史中没有五虎将的称呼,只有五子良将。

陈寿《三国志》中: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但《三国志》中,正好又把关、张、黄、马、赵放到了一个传中,后经过《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著作,外加民间流传便将五虎将的名声传了出去。

那么问题来了:五虎将的地位排名是怎样的,真的是按照《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排名的吗?

《三国志》中五虎将的顺序是关张马黄赵,这代表的是五人官方的地位。赵云之所以派第五,主要是地位比较尴尬,我们后面再说。

关张二人不用说了,老员工了。当刘备一身白板的时候就跟随在身边,刘备能在益州称王,关张二人功不可没,排名自然在前。

关羽在刘备阵营中是较早就独自领军的人物。

赤壁之战前,东吴问诸葛亮,刘备还有多少兵马的时候,诸葛亮称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关羽不仅独自领兵,还能带领万人,当时刘备总共有没有2万人还不好说呢,其在刘备阵营的地位不用说了吧。

当刘备拿下荆州后,又让关羽镇守荆州,哪怕益州之战后仍然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的地位不仅在五虎中排第一,哪怕在刘备阵营中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假节钺”其他四虎可没有。

张飞,不仅是刘备最初的手下,还跟刘备是同乡。古时候除了兄弟外,就属同乡最亲。当然若张飞仅凭借这一点,就排五虎第二还是有点分量不足的。毕竟人家简雍可是刘备的发小。

张飞最有名的战绩便是独自率领二十骑,长坂坡“喝退”曹操。若没有张飞的断后,刘备绝对逃不脱曹操骑兵的追杀,这份救命之恩的功劳就不小了。

刘备攻益州,张飞一样立下大功。最有名的便是张飞收服了巴郡太守严颜。当刘备为汉中王后,封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比关羽的“假节钺”少一字,地位却是千差万别。

马超本身战绩不少,比如曾击败曹操。但他追随刘备的时间在五虎中最晚,因此功绩肯定是最少的。马超对刘备最大的攻击也就是吓得刘璋投降了吧。

马超能超越黄、赵是因为马超在“汉朝的地位”比他俩高。马超被汉室封为偏将军、都亭侯。五虎中除了关羽的汉寿亭侯外,其他人都没有汉室的爵位。

正因为这一点,在劝说刘备称王的“上表”中,马超的名字是第一位,谁让人家汉室地位高呢。

马超地位高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在凉州的威望极高。刘备一开始有将来对凉州用兵的打算,到那时候肯定会重用马超。结果他俩都没等到那时候,就先后去世了。所以马超在刘备的阵营中地位虽高,但权势在五虎中只比黄忠高点。

黄忠,这算是五虎中的另类。我为何这么说呢?先来看看《三国志》中对他的记载: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这黄忠是一个“先登”式的人物,是五虎中实打实的猛将。

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曹军夏侯渊。夏侯渊这也是个猛将,擅长远奔突袭,常常靠着速度,偷袭得手。结果在老将黄忠这里折戟送了命。

黄忠的功绩,可以用诸葛亮劝说刘备的话来解释。

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准备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刘备:黄忠的名望不比关羽、马超。马超、张飞见过黄忠的功劳,他俩没什么问题。但关羽在荆州,没见过黄忠,恐怕不服啊。

用另一句话来解释诸葛亮就是:关羽若见了黄忠的勇武与功劳,就无话可说了。仅此一句,黄忠的勇猛与功劳能比肩关张的。

另外“先登”往往是战场中功劳最高的,因此黄忠派第四,仅仅是“身份”比不得马超,若单论功劳排在马超前面是没问题的。

最后轮到我们的赵云了。赵云的粉丝数量应该是五虎中最多的,但若论功绩比不上关张黄,论身份更比不上马超,排个第五无话可说。哪怕在上文提到的劝刘备称王的上表中,赵云的名字都排不上号。

赵云权力与地位在五虎之末,但若论五虎对刘备的重要性,赵云足以排名前三。关羽第一无可争议,第二是赵云还是张飞其实区别不大。

赵云的功劳不够,这是铁定的。但不是因为赵云能力差,而是刘备对他的定位不一样。赵云的勇猛,在汉中之战中已经证明了。

赵云仅仅率领数十骑前去支援黄忠,不仅救回了黄忠,自己一人冲入曹军阵中,还安全突围。突围之后发现自己的部将张著被困在曹军中,又返回去将张著救了出来。

虽然没有七进七出,但这份武力,也足以傲视群雄了吧。更加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赵云已经60多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这武力可不低吧?

当曹军追击而来的时候,赵云更是摆出了“空城计”吓退了曹军。这说明赵云也是个懂得用脑子的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以疑兵的身份,对抗曹真的主力。结果赵云“兵将不相失”,也就是说安然撤退。这说明赵云领兵能力极强,诸葛亮也对其佩服。

赵云智勇双全,又能领兵。这能力在五虎中绝对不低。但刘备的“猛将”已经足够了,他需要一位自己能够信任,能力又足够强的人在身边,保护自己的安全。除了赵云还有更适合的人吗?

因此我认为赵云才是五虎将中最得刘备信任的人。将自己、妻儿的生命托付的人,不是最信任的人,刘备睡觉估计都睡不好了。

《三国志》中,赵云的地位虽然已经被写定了,排在最末。但赵云在民间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高。

最初的《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的顺序,都是关张马黄赵。

到了清朝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志传》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将赵云放到了第三位,成了现在的“关张赵马黄”。这也算对赵云能力的认可吧。

举报 分享 2022-03-02 07:56:22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