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若打通了六脉神剑,真能天下无双?81岁的金庸说出了谜底
金庸笔下的江湖是一个肉弱强食的世界,在这个没有律法没有约束的乱世时代,一切都以武力值的高低作为拍板的标准。谁的拳头更硬谁就能制定“游戏规则”,那一些将武功练到出神入化的顶级高手,甚至还能开山立派、安邦定国。
在吐蕃身为国师的鸠摩智不惜万里来到了中原武林,鸠摩智的心里非常清楚,吐蕃只是一个落后的异邦小国,即使自己已为一国之师,却依旧和名扬四海、功成名就相去甚远。于是乎,鸠摩智凭借《小无相功》成功地模仿了72项绝技,他拳打大理天龙、脚踢嵩山少林,为的就是跻身天下第一高手之列,给自己一个声名远播的机会。
让鸠摩智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武学天赋虽然得天独厚,却接连遇到了枯荣、虚竹等高手。鸠摩智甚至还在藏经阁里邂逅了天龙第一人:扫地僧。
此时的鸠摩智才发觉,自己离天下第一尚有一段差距。鸠摩智痛定思痛之下,认为自己身怀的绝技捉襟见肘,于是段誉的六脉神剑和游坦之的易筋经都成了鸠摩智巧取豪夺的对象。倘若鸠摩智真的学全了六脉神剑,并且撇弃了走火入魔的困扰,他能否真的如愿以偿地成为天龙时代数一数二的旷世高手?
笔者认为:
1、遭遇武学瓶颈
扫地僧曾在少林寺对江湖群雄说过,武功练到越高深之处,修炼者心中所会的杀人功夫越是犀利精妙。正所谓水涨船高,此时修炼者心中的戾气也不断暴涨,若没有用相应的佛法化解,终究无法突破武学瓶颈,更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鸠摩智倘若摆脱戾气困扰,但他依旧没有虚怀若谷的坦荡胸怀。在《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曾对郭靖说过:“如果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
可见,经常趁人之危的鸠摩智即使学全了六脉神剑,他依旧无法突破武学瓶颈,毕竟他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达不到旷世高手的“绝顶之境”。
关于这一点,金庸也在天龙末尾写道,鸠摩智被段誉吸干内力之后,大彻大悟,回了吐蕃的他终成一代高僧。
2、缺少源源不绝的内力
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虽然威力惊人,但却需要修炼者具备源源不绝的内力,否则不仅杀伤力大减,更会因为“耗蓝”而支撑不了几回合。
纵观鸠摩智在天龙八部里的表现,他可圈可点,但他的内力和段誉、虚竹比起来还是有着天壤之别。说到底,鸠摩智在这个玄幻神奇的天龙时代,缺少的是一种叫做“奇遇”的运气。只有通过特殊手段一下子暴涨了内力,他的六脉神剑方能所向披靡。
3、81岁金庸的言外之意
到了2005年的时候,81岁的金庸又对《天龙八部》进行了第二次的修改。在原文的第十回里,金庸如此写道:“六脉神剑”、“火焰刀”等武功,能发出毁物伤人的无形刀剑,仅是寓言夸张的写法,尤其小读者不可信以为真……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象、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在这里金庸写得非常清楚了,六脉神剑和火焰刀都是一种魔幻神奇的武功,已经到了夸张、妄言的地步。纵观金庸全集,六脉神和火焰刀作为两门能将内力从体内激射而出的武功,的确是站在金字塔尖的神功。
鸠摩智利用小无相功已经能成功地驾驭火焰刀,随后他又强行修炼六脉神剑无非只是多了一种意义不大的武功,不但没有增加修为,反而有了画蛇添足之嫌。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