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个首辅,因做四件事,被后人广泛称赞!

他是明朝第一个首辅,因为做了这四件事情得到后人的称赞!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皇权和相权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而在确立了丞相制度以来,一直到明朝被废除的这段时间,相权增长时皇权就会衰落。到了朱元璋在位时期,他疑心重,宰相胡惟庸又发生了叛变,他想要彻底的把握权利,防止这样子的事情再次发生,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并且告诉后世不能在确立宰相。没有了宰相,大小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皇上,皇上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协助自己,因此朱元璋建立了内阁制度,召集了七位大臣帮助自己处理日常的政务。自从朱元璋建立内阁以后,他们的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在朱棣在位时期。

大家都熟知的内阁人员就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正是因为他们三个的存在,内阁开始宰相化。朱棣在位之时,内阁的地位受到打压,但是到了朱高炽在位之时,内阁的地位开始提高,到了朱瞻基在位时,内阁有着空前的权利。而三杨都是朝廷的重臣,并且还是自己父皇身边的人,对于他们三个给与了最大的信任。朝廷中大小事情都会和他们商量,对于他们的意见都虚心听取。他对于三个人信任有三点原因,一是他们三人确实有才能,第二是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顺从自己的意见,第三个就是他们是东宫里面的人。他们三个同时做了内阁的大臣,但是并没有谁是最大,谁最小之分,也就是没有首辅。

内阁开始有了主次之分是在明英宗时期,在那时最高的首辅就是李贤。要说李贤的话,我们还不得不说一下他当上首辅之前的事情。明英宗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登上皇位,在他年少之时,对于政事不太懂,加上年少,竟然擅自带兵去攻打蒙古族部落,以至于别俘虏,他的弟弟登基。在经过了俘虏岁月之后,回到了明朝,但是自己的弟弟在位,他也被软禁了,一直等到了朱祁钰病重,他发动了夺门事件,这才二次登基。

在这次事变当中有几个人是重要的策划者,那就是曹吉祥,石亨,徐有贞。他们三个本是一个同盟,在夺们事变成功以后,他们都被封赏,就连他们的亲属都被封赏。他们三个人借着自己做出过大的贡献于是就开始利用权力帮助别人谋求官位,以至于在他们没有倒台的时候,朝廷中有许多无所事事的人。而皇帝为了防止被朝廷大臣勾结,就建立了锦衣卫官小,为了盯着朝廷中的大臣,但是他们却滥用职权,用自己的官位威胁朝廷中的大臣获取利益,如果要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就会在皇上面前诬陷他们,很多的人因此含恨去世。

而李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首辅的位子,他刚开始因为在皇帝面前反对曹吉祥还有石亨两个人,被他们陷害入狱,甚至要被斩头。要是当天没有奇异的天象,估计一代名臣就这样去世了。他在王翱的建议之下进入了内阁,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他在位之时做得最好的有四件事情。

第一是恢复文臣巡抚,因为石亨等人觉得文臣阻碍了自己,因此罢免了许多的巡抚,导致当地的官兵没人管理,蛮横霸道,欺负百姓。而李贤恢复了巡抚,遏制了这种现象。

第二就是选拔人才,朝廷因为石亨等人,许多的有才能的大臣被贬的被贬,而小人因为贿赂两人高升,他进入内阁后开始推荐真正有才的人在位,对于没有能力的人都辞退了。同时还发明了一个新的制度那就是并推制度,之前的时候所有上任的人都是由高级官员推荐,所以徇私舞弊的多,但是实行了并推制度后,许多有才能的人也能进入朝廷大显身手。

第三个就是让英宗独断,石亨等人总是以夺门威胁英宗,是李贤帮助英宗摆脱他们两个人的纠缠,开始有着自己得判断,把朝廷中大事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第四个就是不独断,他虽然是首辅,但是做事情必然会和朝廷中的大臣商量,都会询问相关的人,不会凭借自己的权利做判断,因此保证了朝廷中的公正。

举报 分享 2022-02-27 09:41:17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