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件传说中的镇国之宝,几乎没人见过,传闻在秦始皇陵中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珍宝。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很多珍宝已经消失,比如说传国玉玺,在历史上能够拥有传国玉玺就是皇帝的象征。那么在宋朝时期,金兵破汴梁,在此之后,传国玉玺成为了下落不明的珍宝。
时至今日,传国玉玺的下落仍然是无影无踪的。不可否认的是,传国玉玺的珍贵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说华夏文明中,最厉害的珍宝,还没有传国玉玺。历史上出现了四件传说中的镇国之宝,分别是十二金人、秦阿剑、随侯珠和中华之鼎。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处在大乱之中,根本没用一统天下的可能。秦国在这时候进行了商鞅变法,其后秦国的国力飞速发展,于是到了秦王嬴政这一代,有了一统天下的决心。最终的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将中华大地大一统的人。
一统六国之后,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的秦朝,从此开始华夏大地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那么在秦朝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做了很多事。比如说车同轨、书同文,其次统一度量衡,这让秦朝的贸易和经济变得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在秦王时期,继位之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秦始皇陵的修建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这让秦始皇陵变得非常大。那么历史上四件传说中的珍宝,十二金人、秦阿剑、随侯珠和中华之鼎相传都在秦始皇陵中。无论这四件珍宝到底在何处,古代的史籍资料记载四件珍宝是非常少的。
能够在古代的时候见到这四件珍宝更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是朝廷的大臣,见到这样的珍宝也是非常罕见的。十二金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明确的记载,史书记载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司马迁的史记对十二金人进行了记载,当时的秦始皇喜好收集兵器,所以命人铸造了十二金人。铸造之后,十二金人被放到了阿房宫中。那么众所周知的是,在秦末时期,项羽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由此十二金人多多少少受到了损坏。
不过史书没有记载十二金人的下落。令人奇怪的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铸造这12个金人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一点恐怕已经永远无法解开了。至于十二金人的下落,多半已经是被破坏,不过大部分人认为十二金人存在于秦始皇陵中。
泰阿剑大部分人认为都是不存在的。泰阿剑是古代的十大名剑之一,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在历史上,秦阿剑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史书中对此记载为“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这里的太阿之剑就是现如今所说的秦阿剑。
秦阿剑曾是秦始皇的佩剑,在秦始皇驾崩之后,秦阿剑被埋葬在了秦始皇陵的地宫中。不过秦朝灭亡之后,秦阿剑的下落就成为了谜题。时至今日,秦阿剑也是下落不明的。相传在楚汉之争时,项羽火烧阿房宫时,将秦阿剑带走了。
《完璧归赵》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在这个故事中,和氏璧是非常有名的,可是人们仅仅知道和氏璧,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与和氏璧相同名气的宝物,就是随侯珠。“随侯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在历史上,随侯珠有很多记载。
在《淮南子》中记载了“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由此说来随侯珠成为了历史上的珍宝。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在秦始皇驾崩之后,大概率秦始皇将它们带入了秦始皇陵中。不过随侯珠的下落已经不知所踪了。
最后一个就是中华之鼎。当时大禹游遍了九个州,并在每一个州都造了一个鼎。后来华夏大一统,之后铸造了一个鼎,象征着九州统一。在夏周时期,这"中华之鼎"就被当作宝物流传了下来,可是秦朝统一之后,中华之鼎下落不明。
现如今看来,历史上四件具有传说意义的珍宝中,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秦始皇陵中。不过秦始皇陵的地宫没有被挖掘,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不得而知了。不过秦始皇陵一日不挖掘,对这四件珍宝的下落就不得而知。恐怕已经是永远无法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