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带着卢俊义关胜四伙人受招安,鲁智深召集三个团队反招安,打起来谁能赢?
与其说梁山毁于招安,还不如说是毁于派系之争。如果一百单八将都反对招安,宋江那条小胳膊,也拧不过二百一十四条大腿——提过反诗的宋江是有志图王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嘲笑黄巢做事不彻底。
谋反属于十恶不赦之罪,郓城县押司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自然知道“一时不忠终生不用”的朝堂规则,而且他本人也是既有虎狼之貌也有虎狼之心:“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有养济万人之度量、扫除四海之心机。”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宋江效仿篝火狐鸣鱼腹丹书编造出来的谶语,最后却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其实也是万般无奈:梁山派系林立,实力比较强大的团队或团伙就至少有七个,老鼠的胡子是七根朝上八根朝下,梁山这七个团队或团伙,四个愿意招安三个反对招安,要是因为招安问题打起来,谁输谁赢还真是个未知数——初步估计,这七大派火并起来,起码会有三种结果,而宋江如何抉择,那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不能说梁山好汉都是坏人,但是有一点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其中好人少、坏人多,半数以上军官贪生怕死,绝大多数山贼水匪恶贯满盈。宋江坐在头把交椅上俯视下面长短不一形象各异鱼龙混杂的一百零五个“兄弟”,也是一筹莫展——想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那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大家各怀心腹事,宋江也只能为自己的生命和前程着想了:指望这帮人问鼎中原,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拿他们当筹码,是有望换取一顶不大不小的官帽的。
不管宋江这个心狠手辣脸厚腹黑的家伙如何打自己的如意算盘,睿智的读者诸君,一眼就能看出梁山这七个较大帮派,那些人渴望招安,又有哪些人一提起招安就火大。
首先我们看来看哪四个团伙是渴望通过招安而回归朝堂或谋取高官厚禄的。
梁山招安势力强大,还是宋江吴用算计失误,或者说他们这样做也是为招安铺路:他们以死亡相威胁或设计陷害,把大量朝廷军官逼上了梁山,这些人落草为寇,根本就不是心甘情愿,他们就是最大的盼招安团伙,也就是以大刀关胜为首的变节军官团。
我们粗略数一下,就会发现在三十六天罡中,征讨梁山战败被擒或被宋江吴用陷害的原朝廷军官就有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等七人之多。这些人原本都有较高的军衔和大好的前程,也曾享受过荣华富贵,在他们眼里,水泊梁山就是穷山恶水多刁民,闭塞枯燥的生活,令他们难以忍受,如果能提着宋江的首级归建,那无疑是一桩很划算的买卖。
除了在死亡威胁之下忍气吞声屈身为寇的原朝廷军官,还有一个团伙也不屑与山贼草寇为伍,那就是当过典狱长和都头的虎狼之吏,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神行太保戴宗戴院长。
戴宗绝对不是什么好人,这一点宋江应该深有感触,读者诸君也能从戴宗的言谈举止中看到熟悉的影子:“你这矮黑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你说不该死,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是打杀一个苍蝇。”
自古以来六扇门中没好人,典狱长也好,马步兵都头也罢,这些人贪赃枉法欺压良善,比山贼水匪还要凶恶十倍,他们能把手中有限的权力发挥到无穷大,在寻常百姓眼里,他们比知府知县更可怕,这就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搪。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六扇门出来的大多数都想重掌欺压良善的特权:除了神行太保戴宗,还有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青眼虎李云、狱卒黑旋风李逵、铁叫子乐和,这些人知法犯法,上了梁山之后,就失去了吃拿卡要的权力与机会,如果有一定官帽摆在他们面前,读者诸君都知道他们会如何抉择。
除了军官和衙差狱吏,梁山还有一群人,也是从温柔乡中走来,过不惯枯燥乏味而又危险的山贼生活:玉麒麟卢俊义、扑天雕李应、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神医安道全,这些人是真正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给他们带来灾祸的,恰恰是宋江和吴用。
无论是在江湖中还是朝堂上,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些人前一刻可能还打得头破血流,但是由于相同的出身和经历,为了共同的目标,是很希望抱团取暖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三种人相处时间长了,就会逐渐靠拢,形成企盼招安的小团伙。
除了上面说的物以类聚结成的小团伙,还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在一起的登州派:病尉迟孙立和小尉迟孙新都是朝廷军官(很多人以为孙新不是军官,错了),他们既不讲义气也不遵守法度,是一群极端利己主义者,为了一己私利,可以罔顾律条,也可以出卖同门,为了高官厚禄,再出卖一次梁山和宋江,那就像喝凉水一样容易。
前面所说的四个盼招安团伙,杂七杂八加起来,已经占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半数以上,剩余的还有一部分骑墙派,去掉这两种人之后,真正反对招安的,也就是人数寥寥的三个小团队而已,而这三个小团队之中,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向招安派靠拢。
在招安问题上摇摆不定,但比较倾向于反招安的第一个团队,就是梁山元老派,也就是“生辰纲迷盗团”。
赤发鬼刘唐是个浪荡江湖的独脚大盗,他眼里没有法度,也自知不可为官,而阮氏三雄受尽了贪官污吏欺压,他们对朝廷的仇恨,那可不是一顶官帽和几两俸银可以抹平的,而且他们已经得罪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丞相蔡京,这个梁子结下就解不开,招安也会被秋后算账。
刘唐和阮氏三雄穷惯了饿怕了,他们只想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成套穿衣服论秤分金银,他们在梁山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根本就不想被纱帽玉带束缚住手脚。
除了梁山元老派,还有一伙人也不愿意招安,那就是职业山贼水匪和乡镇恶霸。
读者诸君可能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江在忠义堂上高唱投降论调而被鲁智深和武松怒怼的时候,一向跟他关系不错的揭阳镇三霸和清风山三盗,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在征方腊之前,揭阳镇三霸更是派出了代表,与阮氏三雄秘密联络,要甩开宋江而把队伍拉回梁山——只可惜他们想扶起来的“带头大哥”吴用不敢带头,重回梁山成了泡影。
我们把可以把这第二个反招安团队称为“职业恶人团”,他们一向以行凶作恶为本能,官府和律法是他们的天敌,这些人不想,也不会当官,能尽情杀人作恶就心愿已足,而且只要不是官迷心窍,他们就会想到自己过去的罪行,砍十次脑袋都不冤——官场险恶甚于江湖,他们要是跟官吏打交道,被玩儿死了都不知道咋死的。
除了元老派和恶人团,读者诸君最熟悉的反招安派,那就是以鲁智深为首的二龙山七兄弟和少华山四头领了,这些人唯鲁智深马首是瞻,而鲁智深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坚定反招安派,他的意见,也是得到了很多梁山好汉认可和信服的:“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不管是鲁智深反招安还是要散伙,都有为数不少的梁山好汉支持,但是鲁智深的远见卓识,并没有改变梁山好汉的悲惨命运,最后是招安派的意见占了上风,面对奸臣高俅,林冲和杨志也只能怒目而视,而宋江则五体投地摇尾乞怜。
鲁智深和武松眼见大势已去,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关胜等人则是欢天喜地,跟着宋江打田虎王庆方腊去也,这种令人扼腕叹息的局面,让我们不禁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招安问题上,梁山一百单八将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如果真为此发生激烈争吵甚至火并,那四个想招安的团伙和三个反招安团队刀兵相见,哪一方能打赢?
在笔者看来,这四对三的混战,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至于哪一种是宋江所愿意看到的,那就有劳读者诸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一,招安派人多势众,鲁智深武松寡不敌众,或死活逃;其二,入云龙公孙胜认为鲁智深是天选之人,元老派也全力相助,招安派必然被赶尽杀绝;其三,两败俱伤,梁山散伙,蔡京高俅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