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史料分析:刘备诸葛亮让张飞赵云替关羽把守华容道,会发生怎样的趣事?
关羽一生的高光时刻应该有五个: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阿瞒、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
关羽为什么在华东道放掉曹操,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能被大家都认可的答案:或许是顾念旧情,或许是不想与曹营结下死仇,或许是怕东吴吞掉刘备。
我们一看史料就知道,关羽跟曹操之间,似乎是怨念更大一些:除了后来的水淹七军是真的,其他四件事都不曾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中,慢慢悠悠去华容道追击曹操的是刘备,等刘备到了的时候,连曹操的影子都没看到。
在演义小说里,是关羽放走了曹操,这也显示了关羽的云天高义,还有人说如果刘备和诸葛亮真要想留下曹操,既可以让张飞和赵云完成最后一击,也可以让他俩跟关羽一起合击曹操——曹操的疲敝之卒,根本就跑不过士气正盛的关羽张飞。
其实即使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即使是张飞赵云去华容道拦截,曹操也还是会跑掉,而且在曹操跑掉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咱们今天的话题,就简单聊几句正史,然后再结合三国史料,来看看曹操会怎样对付张飞和赵云,看看他能用什么办法逃出生天。
在三国正史中,曹操从华容道撤离后,还说了一番难以判断是尊敬事实调侃刘备的话:“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曹操这就是有点不了解刘备了:如果刘备率领轻骑抢在曹操前面放火,曹操肯定是跑不掉,但是烧死曹操后,孙权和周瑜会不会趁机连刘备也一起灭了?
在华容道放火,无疑是最好的阻击办法,刘备也装模作样地这样闹了一出,结果是烧了个寂寞:“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刘备在明知曹操已经溜掉的情况下放火,实际是做给周瑜看的:“不是俺老刘不想打阻击,实在是阿瞒那厮跑得太快了,说曹操,曹操就到,追曹操,曹操就跑,他这腿脚,要是不搞运输,那真是屈了才了。”
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肯定都有这样的见解:如果曹操在华容道变成烤鸭,那么转过头来,刘备就会变成孙权周瑜案板上的鱼肉。
再分析三国史料,我们还能发现,关羽和曹操之间的怨念大于恩义:关羽并没有保护好糜夫人(极大的可能性,是被曹操留下了),也没有从曹操那里得到吕布从赤兔马——曹操给,关羽也不会要,因为那年赤兔马至少已经十二岁了,十二岁的马有多老,我们把它的年龄乘以五,就可以换算成人的岁数。
关羽是在官渡之战的两军阵前跑到刘备那里去的,根本就不用去过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绕一大圈儿。既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心中当然不会有什么愧疚,而曹操夺走了关羽的心上人,那可是一辈子也解不开的疙瘩:“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按照正史记载,如果诸葛亮真把关羽派到华容道,那曹操可就危险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再加上曾被曹操生擒,这个仇,一向心高气傲的关羽怎能不报?杀了曹操,过去的事情(包括被俘投降的许多秘密)也就一风吹了。
如果刘备和诸葛亮认为曹操不该死在华容道,那就不能派关羽前往,那么派张飞赵云去又如何呢?
我们细看《三国志》,就会发现在建安三年的时候,在曹操那里,张飞比关羽更受器重:“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
关羽是建安五年被俘投降后才有了正式军衔,斩颜良之后才有了爵位,这就是说,当年在曹营之内,刘备受封左将军,张飞受封中郎将,而关羽还是个大头兵。
张飞跟曹操,那是只有情义而没有仇怨,而且他们还成了亲戚:“建安五年,时霸(夏侯霸,夏侯渊次子)妹年
读者诸君请注意一件事:张飞怎么知道夏侯姑娘是“良家女”的?他是不是在夏侯渊家喝酒的时候,见过这位小美女?
按照时间推算,张飞是建安三年正式授衔,建安五年张飞成了夏侯家女婿,建安十三年曹操再见张飞的时候,夏侯渊和夏侯惇早就是两个外孙女的姥爷了,而张飞这个莽撞女婿,还没有“拜见岳(叔伯)父大人”。
在不久之前,长坂桥上,张飞横矛立马,曹营九将无一人上前,这在正史中也有记载,而按照古代战争的规律,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上前单挑,只需一阵箭雨覆盖,就是有十个张飞,也会像他的胡子一样,扎里扎撒,成了一个超大号的刺猬。
事实上是诸曹夏侯在长坂坡放过张飞,主要原因是不好意思出头,而到了华容道的生死关头,那时候大家就顾不上什么颜面了:夏侯兄弟或许还对张飞先斩后奏心中有气,而且战友变翁婿,这话也是好说不好听,他们只能还躲在曹操身后不出声。
曹操是当世枭雄,才不会为了一点面子都丢掉性命,他肯定会催马上前:“翼德贤弟,翼德贤侄,你结婚的时候我没喝到喜酒,我那两个外孙女一向可好?”
张飞也曾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别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揭了老底,还不拨转马头掩面而逃?
张飞会无言以对掩面而逃,这是很好理解的:你们在当阳桥上放老张一马,这个情俺记着呢,能不能闯过赵子龙那一关,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张飞掩面而走,赵云可不管那些,但是他冲上来的时候,却发现他也不得不放曹操过去——曹操手里有足够的筹码,那筹码就攥在虎豹骑统领曹纯手里呢:“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数失妻子”,赵云在长坂坡,也只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而他的两件贴身小棉袄,都被曹纯抢去了,这也是赵云耿耿于怀的大事。
在三国正史中,曹操兵败赤壁,虽然损失不小,却并没有伤筋动骨,手下大将谋士无一折损,徐庶的母亲、刘备的女儿,也都没有弄丢——按照正史记载,徐庶是在长坂之战后才投奔曹操的:“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
徐庶后来死心塌地跟着曹操,后来还当上了曹魏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那是靠说话吃饭的行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只是小说家的一厢情愿而已——曹丕篡汉,群臣劝进表上就有徐庶的大名。
之所以忙里偷闲把徐庶拉出来说事儿,主要是证明曹操从华容道撤退的时候,不但带着徐庶母子,还可能也带着刘备的两个女儿。
如果曹操喝令曹纯把刘备的两个女儿用小车推出来送还赵云,赵云是接还是不接?
赵云不接刘备之女而跟曹操拼命,这种可能性一点都没有;接受主公之女而放走曹操,这事儿赵云也不太敢。
万般无奈之下,赵云只能拍马去追张飞:“翼德兄,咱们商量商量,这事儿到底该咋办?”
等张飞赵云在僻静处商量出结果,曹操早已跑得连影儿都没了……
当然,说张飞和赵云替关羽在华东道打阻击曹操会跑得更轻松,这只是笔者一家之言,当不得真。
熟读三国正史的读者诸君未必会赞同笔者的说法,所以最后还是要请教大家:按照正史记载,曹操从华容道撤退的时候,是关羽张飞赵云能挡得住的吗?如果刘备真的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而且真的干掉了曹操,那么东汉之后,还会有三国鼎立吗?面对复仇的曹军和趁火打劫的孙权,刘备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