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什么不向南发展,而是执意北伐

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执政期间,一共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也就是北伐。诸葛亮死后,姜维对曹魏十一次北伐,最终也是无济于事,徒耗国力。让人好奇的是蜀汉为什么不向南发展,而是执意北伐?

首先,咱们看一下当时三国时期的地图。蜀汉的汉中地区和曹魏的长安相连;蜀汉的永安和东吴的朱然相连;蜀汉的西面和南面都是陆地。咱们先说一下为什么不向南发展,有两个政治上的原因。

第一向北发展战争,有合理的噱头

咱们看《三国演义》都知道,刘备亮明自己身份的时候都说:“我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帝按照辈分还得喊声“叔”,别问真的假的汉室宗亲,另一点刘备靠着“仁义”存活,就是一心一意地想恢复汉室。无论后期的诸葛亮还是姜维向北伐,就有一个很好的噱头。

这个噱头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有了这个噱头以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和曹魏争地盘,这样不仅没有人戳脊梁骨,还能得到汉室宗亲以及老百姓的支持,真是一举多得,这一点打的是政治牌,师出有名。

第二蜀汉之所以不向向南讨伐,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以安抚为主

蜀汉也向南发动过战争,比较出名的战例就是“七擒孟获”,诸葛亮为何对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也明白,南面有很多势力,就好像城市“牛皮癣”似的,你这边刚打完仗,那边有开始反抗。再说蜀汉时间成本上划不来。

还有一点就是南边的地理位置,南边密林瘴气、土地瘠薄;在三国时期处于“九山一田,”开发成本太高,诸葛亮没有那个时间和心思去开发南边,你这边一开发时间一长,曹魏肯定快速发展经济。所以诸葛亮对南方少数民族以安抚为主。

诸葛亮执意北伐的目的也有三种原因

第一,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刘备虽然请诸葛亮是为了光复汉室,对于诸葛亮而言,刘备是为诸葛亮提供平台的人,诸葛亮对刘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北伐的。当时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刘备已经死了,诸葛亮北伐也是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

第二,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还专门告诉诸葛亮,刘禅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助你就代替他。当然这是刘备最后试探诸葛亮,诸葛亮也是诚惶诚恐,他明知道刘禅不是那块材料,还是听命于刘禅,更多的是感激刘备的信任。

第三,诸葛亮北伐是在完成自己的“梦想”,当时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畅想未来蓝图的时候,诸葛亮就告诉了刘备,可以取荆州、进攻西川,占有这两个地方以后,运气好的话可以统一天下,运气不好可以形成三国鼎立。

诸葛亮出山想一展雄才的时候,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攻打了吴国,从而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等到刘禅继位的时候,诸葛亮真正的掌权,开始结盟五国,诸葛亮认为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便开始出师北伐。

举报 分享 2022-02-20 09:11:09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