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真的逃出南京城吗?朱棣的谎言骗了我们六百年!

这是因为州志的记载并不需要经过大量的审核而且许多记载也无从考察,夸张不羁之言若于己有利便会不顾真实性被收录。所以对于历史事件,倘若正史已有记载,地方史料更为详实,那自然可将州志引为补充佐证;但若其他已被认可史籍毫无记述,地方史志纵然长篇阔论,彷佛证据凿凿,也只为孤证难以确信。

此外即便建文帝确实逃亡西南方向,但通过这十数年的行踪记载,建文帝哪里像是扮成和尚亡命天涯,根本就是微服南巡、四处游玩。明成祖继位拥有天下之后,皇权集中、耳目遍布,朱允炆行踪如此大胆,怎么可能逃得过朱棣的法网!以朱棣之狠毒辛辣,决不会像朱允炆一般,傻兮兮告诉手下战场相见,不要杀害,朱允炆如果被抓住绝对难逃一死。

因此,笔者认为朱允炆从南京城逃到西南绝无可能!

南京城破那场大火之后,据传朱棣并未能找到朱允炆的尸首,因此留下疑案,而各类关

于朱允炆下落的记载则是延伸于这个下落不明的记载。那朱允炆到底是如何逃出已经被燕军团团包围的南京城呢?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流传最广也最为详细的版本。

南京金川门被谷王朱橞开门迎降之后,朱允炆长吁短叹、走动不安,甚至一度想要自杀殉国。此时翰林院编修程济献策出城逃亡,而少监王钺则提出明太祖朱元璋死前留下一个红匣子以备不测。建文群臣打开红匣子后,发现里面有三张度牒,且袈裟、剃刀、鞋帽俱备,分明是要朱允炆剃度为僧逃出升天。情急之下的朱允炆不曾多想便削发从暗道逃出,正好发现神乐观道士王昇正撑一舟恭迎建文帝。朱允炆臣属十三人迅速上船离开南京城,而后辗转至溧阳、京口、六合等处,转走陆路到了襄阳。

其二为朱元璋此前当过和尚,且拥有天下之后对佛教一直推崇有加,他留下锦囊让朱允炆办成和尚逃出尚能解释。但颇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条密道要通往道教的神乐观,朱元璋为何要让神乐观的道士来迎接朱允炆而非命皇觉寺的和尚?一个道士带着一群和尚逃命且不是相当怪异?而且这个道士竟自言是朱元璋托梦命其守候在此,这等理由岂不是荒唐无稽。

要知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案,此时清朝入关已有六十多年,对于这样毫无根据的传闻也并未放过,将疑犯捉拿斩杀。明朝正统年间,一年满九十余的和尚自称建文皇帝,明英宗毫不犹豫便将其下狱,连糊涂半世的重孙明英宗都能雷厉风行将这种疑似之事扑灭,一贯心狠手辣的明成祖难道会因为一句“无心复辟”而放过这个嫌疑人?

举报 分享 2022-02-20 10:02:10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