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妤妤姐
大约在韩釐王十五年(前280年),韩国的都城新郑,一户贵族之家里,一位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今天中国高中语文里常被提到的“韩非”。
彼时的周天子封地,已东西二分达20余年,就连末代天子周郝王(姬延?-前256年)都只能借居于王城洛邑。
而战国七雄里,以得巴蜀而窥天下的秦国实力最强。
在因不似强秦那样集中君权而衰败的(崤)山六国里,韩国和赵国一样,是强秦打击的首要目标之一,尽管苏秦的合纵之策令六国实力总和上能与秦国抗衡,但诸侯之间各怀鬼胎,以导致连续三次合纵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样的时代里成长,韩非子自然羡慕强秦,希望有强大而统一的权威统领韩国,打败强秦,结束自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17年)以来天下近500年的乱世。韩釐王二十年(前275年),韩非始读“家有之”的商、管之书和孙、吴之书,也读各类杂书。
韩桓惠王十年(前262年),秦将白起率兵攻韩,一下攻取五十城。韩国上党郡守降赵。韩国统治层开始分崩离析。在此前后,青年韩非开始上书,这个历程约为五年。韩桓惠王十五年(前257年),韩非痛恨治理国家不能寻访任用贤明的人才,反而提拔浮夸之人在有实际功绩的人之上,于是开始埋头著述。他考察了以往的得失变化,撰写了《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等五十六篇文章,约十多万字。
韩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荀况,)离开稷下后,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其为兰陵令,继续受徒教学。在此前后,韩非投奔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同学者有李斯等人(《史记·李斯列传》)。
这时的荀子,思想已经成熟,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而在此时,秦国已经灭掉东西二周,东亚大陆诸侯国全部失去了名义上的宗主,彻底陷入了国与国的“总体战”状态。无奈之下,又发生了第五和第六次六国合纵抗秦,但摄于秦国的奸计和强大的武力,合纵再次被打破,各国已无力阻止秦国的扩张。韩非子作为韩国宗室,也打起了另投别枝的小九九。
《史记》中记载,韩王安三年(前235年),因秦国攻韩,韩王韩安在危急关头召见韩非,与韩非谋划削弱秦国的实力。韩非提出了先做秦国附庸,再等秦国衰弱时重新独立的策略,韩安没奈何,在前233年派遣韩非为使节往秦国拜谒问安,并附上了割地的、归附秦国的条件。
这时,秦国的国君就是后来被称为秦始皇的嬴政,嬴政听说来使是自己希望任用的韩非,便想召见他。
韩非来到秦国就写信呈给嬴政,劝说道:“现今秦国的疆域方圆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森严、赏罚公平,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而我鲁莽地冒死渴求见您一面,是想说一说破坏各国合纵联盟的计略。只要您真能听从我的主张。如果您不能一举拆散天下的合纵,占领赵国、灭亡韩国,使楚国、魏国臣服,齐国、燕国归顺,不能令秦国确立霸主的威名,使四周邻国的国君前来朝拜,就请您把我杀了在全国示众,以此告诫那些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忠诚的人。”嬴政读后,心中颇为喜悦,但一时还没有任用他。
李斯很忌妒韩非,便对嬴政说:“韩非是韩国的一个公子,如今您想吞并各国,韩非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而不会为秦国尽心效力的,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您不用他,而让他在秦国长期逗留后再放他回去,这不啻是自留后患啊。还不如依法加罪,将他除掉算了。”秦王政认为李斯说得有理,便把韩非交司法官吏治罪。李斯又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及早自杀。韩非试图亲自向秦王嬴政陈述冤情,但却无法见到秦王。不久,嬴政有些后悔,就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死了。
韩非作为韩国的公子,受韩王安出使秦国,却想替秦王提出灭掉包括自己祖国韩国在内六国的计策,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这就是典型的不忠。而不忠的人获得不了别人的钦佩和信赖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后人对韩非的行为也多有非议。西汉末期,给事黄门侍郎、著名思想家、辞赋家扬雄在《法言》中就对韩非死于“说(音:睡)难(音:戁)”评价道:“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君子遵循礼仪而动,遵守义务的要求而止,符合(对方)的心意则进,不符则退,那就不怕对方不合意了。(想)说服人却担心不合意,那就会各种手段都用上。)这句话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有企图心,希望靠说服对方来牟利,就不会讲底线,不会按照礼、义的要求行动,最后很可能因无礼无仪而引火自焚。
北宋丞相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道:“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为臣子的(司马光)听说能把自己亲人当亲人的君子才会把别人当亲人,爱自己的国家才会爱别人的国家,这就是“功劳大、名声美,享用人间百种福分”。今天韩非为秦谋划,目的是颠覆祖国以进售其言,罪该万死,不值可怜!)
韩非子“玩死”自己的案例说的是为人谋需尽忠的道理,受人恩需感激的道理。这也是旧东亚社会里以估值体系(德、才、言、行、能)自我管理的真实体现,而暴秦以无视人的尊严、德行、理智靠强力统治,终于在消灭天下抵抗力量后仅仅持续了15年便被天下人打翻,由此,自汉以后,尊重上位者权威,善待下位者尊严的“东亚价值”维系着东方世界千年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