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儿戏的托孤:先帝刚下葬,托孤大臣们一合计直接把新君弄死了
众所周知,自从西晋被晋惠帝接手以后,这个王朝就已经不可逆转地走向了末路。首先是后宫中的皇后与诸侯王的大战,紧接着是地方上诸侯王抢皇帝的大战,最后居然变成了外族入侵北方沦落的悲剧大战。
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就是屈辱和无奈,我们真的不能理解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王朝?当然,变态的王朝自然有天收,西晋被匈奴给灭了,而东晋则被刘宋给灭了。
作为终结这个龌龊王朝的英雄,刘裕真可谓是一代传奇,至少他活着的时候,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曾经让人们看到了统一的希望。但可惜他却没能撑到最后,结果撒手人寰。但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位英雄留下了一帮老兄弟和一个年幼的继承者,希望这帮老弟兄继续开创统一。然而,这些人前脚答应誓死效忠少主,后脚直接把少主给弄死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刘裕的故事,历史上的评价一直都很高,认为这是一个英雄的传奇,也认为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历史转折人物。毕竟他终结了可耻的晋朝,而且曾经一度带来了统一的希望。
遥想当年,这位宋武帝灭桓楚、定西蜀,安定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得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之后又对外重拳出击,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如此赫赫战功,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那可怜的两晋时期,刘裕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盏明灯。
正因为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所以刘裕灭掉了东晋王朝,甚至让司马氏在历史上销声匿迹,同时也开启了南朝的刘宋。
但可惜,刘裕的一生已经被消耗殆尽,因为她的敌人太多了,太强大了,所以当皇帝不过短短一瞬间,结果就倒在了病榻之上。
眼瞅着统一的事业就要这么终结,刘裕的内心自然无比失落,因为对于这位宋武帝而言,当皇帝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还是要北伐,第三步就是统一天下。可惜才走了一步半,他却无法再战斗了。
在病榻之上,他也许有过痛苦,也有过悔恨,甚至还有过不甘,但没办法,他只能面对现实。不过,让刘裕庆幸的是,她的儿子虽然很小,但是他至少还有四个靠谱的老伙计,当年靠着他们的支持,他开创了无上的荣誉,他相信,在未来这些人同样会扶持着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的道路。
那么,这些人是谁呢?史书记载,他们分别是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以及护军将军檀道济。
在这四个人之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檀道济。记得小时候读成语故事自毁长城和目光如炬时,就记住了这个人,当时还以为他就是济公大师。结果后来才知道,此人是刘宋王朝前期最能打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几乎一直都在战斗。不客气的说,刘裕一生中所有的战斗,他几乎都参与了。尤其是当年灭后秦之战,他更是亲自带军出战,将其消灭。如此赫赫战功,真可谓是刘宋的顶梁柱,甚至是后来宋文帝时期都不可忽略的长城壁垒。
当然,除了檀道济以外,其中的谢晦也是个超级牛人。如果说檀道济在战场上无人能挡,那么,此人的智谋和策略则堪称无敌。
关于名臣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例如,安抚百姓,管理内政,帮助皇帝处理政务,那自然不用说。就说他在灭后秦之战中,当时有十策定后秦之称,他一个人就献七策。可以说,此人的水平类似于当年的文种大夫,甚至陈平。
至于徐羡之,这个人严格的说,在四个大臣之中,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虽然他可能在军事方面没有以上两人那么强,但是他是最早跟随刘裕打天下的管家,如果要类比的话,应该是张良与萧何的结合体。
因为每一次刘裕外出打仗,都是他负责管后方。而且在刘裕征战天下的时候,是他牢牢地掌控朝廷政权,并且最终帮助他安稳后方顺利登基。
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型人才,有宰相之能,是四个辅政大臣中最核心的一个。
最后一位傅亮,老实说,他在四个大臣中表现得最为平凡,但这也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据史书记载,他应该是一个出谋划策型的人物,而且更多的时候像一个秘书。刘裕早期所有的文书工作都归他管理,当年,刘裕当皇帝的诏书也是他起草的。
理论上来说,此人应该是最忠诚于刘裕的,是典型的忠臣心腹。
从以上这些记录来看,刘裕的四个托孤大臣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徐羡之负责管理内政,檀道济负责开疆拓土,统一大业未必不可实现。
然而,历史的记载却是出人意料,这四个大臣虽然靠谱,但是他留下来的儿子却一点都不靠谱。
史书记载,宋武帝留下来的继承人宋少帝是一个花花公子类的人物,他根本没有他父亲的能力,更没有他父亲勤于政事的决心,每天干的主要事情就是吃喝玩乐,以及流连于花丛。
如果仅仅只是玩乐,倒还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个皇帝在玩乐的时候却根本不接受大臣的建议,这就有点拖国家后腿了。
如果在和平年间,这四个辅政大臣还会容忍,会尽可能地引导皇帝走上正轨。但是,不管这些人怎么努力,小皇帝依旧是我行我素。
而且更为尴尬的是,在宋武帝去世以后,北魏政权如闻到腥味的鲨鱼一般,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兵压境。檀道济自然出兵应战,但是小皇帝却依旧肆意妄为,而且拒绝批阅奏章,为了国家安全考虑,也为了未来的发展。
这四位大臣最终统一口径,让后来大名鼎鼎的宋文帝刘义隆上位,而这个小皇帝责备他们四人联手废除。
但据一些历史记载,这个小皇帝被废了,以后还不老实,似乎还准备搞一些动作。结果迫不得已,这四人只能连起手来,把小皇帝给灭了,送他去见宋武帝。
从以上这些记录来看,这四个托孤大臣的确有些对不起宋武帝,他们违背了当年的约定。但如果从历史的延续性来看,这四个人又做了大好事,因为后来的宋文帝开创了元嘉盛世,而且延续了北伐。这也算是唯一让宋武帝慰藉的事情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