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能力”,谁的能力?萧峰的,还是辽帝的?
辽帝耶律洪基封萧峰做南院大王,又封他为宋王、平南大元帅,封阿紫为平南郡主、平南公主,处处指向“南”,显然是想借萧峰的能力,实现平灭大宋的政治理想。
但是,我们很清楚,萧峰是一个盖世英雄,却是个人英雄主义者。他武功盖世,但并不以调兵遗将而见长,更谈不到政治谋略了——否则,杏子林中,他不会对这样一场全面的叛变毫无预见,也不会被逼得当场出走、毫无还手之力。
就是当南院大王,“他视事数日,便觉头昏脑胀,深以为苦,见南院枢密使耶律莫哥精明强干,熟习政务,便将一应事务都交了给他”。这样的人,只适合飞檐走壁、捉对厮杀、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哪里是带兵打仗、平定天下的大将了?
所以,如果萧峰真的带兵,以“平南大元帅”的身份南征,也不可能平灭大宋。
以辽帝耶律洪基的能力来说呢,他倒是真正的一号政治人物,也算有些军事才能。但,正如萧峰分析的:“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
因为耶律洪基自负,萧峰没有把这段话向他说过,但事实上这话是有道理的。况且除了大宋之外,大辽还有一个隐患,就是完颜阿骨打的女真部落。
女真部落在中原群豪眼中,是“这群番人来去如风,剽悍绝伦”,在中原群豪心中,是“这群番人比辽兵还要厉害”。而大辽要南下攻宋,位于东北方的女真部落正好趁机发难,大辽腹背受敌。到时候就不是灭不灭大宋的问题,而是大辽能否保全的问题了。
这不是我的猜测,而是历史的发展:辽的灭亡,是灭于女真与宋的联手(虽然女真的战绩远胜有名无实的宋兵),而且当时女真的领袖就是完颜阿骨打。
不过辽国的末代皇帝是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如果在耶律洪基的时代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对宋战争,被女真抓住机会,那辽代的历史,有可能再缩短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