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儿戏的托孤:先皇刚下葬,托孤大臣们一合计,直接把新君弄死

说到托孤不由得让人想起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刘备临死前托孤于诸葛亮而说的话,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才能远超曹丕,必能成就一番大事。如果刘禅是能辅佐的料就帮他,如果辅佐不了就代替他执掌蜀汉的权力。

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誓死效忠蜀汉,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帮助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他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上被托孤的重臣有很多,基本都是尽心尽力,但是有一段极其儿戏的托孤:先帝刚下葬,托孤大臣们一合计,直接把新君弄死,这又是怎样的一段戏剧性历史呢?

出身寒门建立刘宋

晋朝155年的国祚,实际上只有西晋是大一统王朝,历时只有50年,之后的一百多年中,东晋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史称“东晋十六国”,在战乱不断,士族门伐相互倾压的环境中,一户贫苦人家降生了一位男婴,他就是刘裕。由于家中太穷,母亲生下他后不久病死,父亲无力抚养,刘裕还差点成了弃婴,好在刘怀敬之母伸出援手,这才活了下来。

长大后的刘裕“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事继母以孝谨称。”因为没钱就没有机会读书,好在他还占了个“孝”字。但是年轻的时候刘裕是个嗜赌之人,把家输得一干二净,为此让人更加的瞧不起,只有“琅琊王氏”的王谧却对刘裕颇为赏识,这也算是知遇之恩,刘裕终于在36岁的时候顿悟,开始了戎马生涯。

刘裕没有让王谧失望,果然是“一代英雄”。刘裕参军后成为晋军中的一员,恰好遇到义军叛乱,刘裕奋勇杀敌、一马当先,数次击败义军,收复多个失地,他的名声也渐起,之后被东晋朝廷重用,官职也是步步高升,逐渐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当朝中大权完全掌握自己手中时,他代晋称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治理有方遗诏托孤

刘备当年被司马家族倾覆,157年后刘裕又灭了司马家族,历史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刘姓手里,可谓是风水轮流转。别看刘裕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但他当皇帝时已经是脱胎换骨,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整顿户籍,降低租税,在他管理期间百姓休养生息,积极发展生产。

刘裕是穷苦出身,看不惯晋朝时期士族的奢靡之风,他深知百姓疾苦,因此他以身作则,平时清简寡欲、生活节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明君。同时他还推行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之前晋朝都是士族政治,在刘裕这里为寒门庶族提供了发展平台,也为以后的“科举制度”打下了基础。

朝政处理明白之后,刘裕还想一统中原,计划出征北魏,但此时的他已经六十岁,人间最可叹的就是英雄迟暮,有心无力,刘裕最终病倒。刘裕临终前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顾命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托孤之后刘裕撒手人寰。

声色犬马皇帝无状

刘裕壮志未酬,给儿子精心安排好了四位顾命大臣,这四位大臣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按理说刘义符好好管理朝政根本不用费太多的力气。但刘义符却完全没有继承他父亲的雄心壮志,父亲当年的游手好闲倒是尽得真传。

刘义符继位时才16岁,如果说年轻爱玩可以理解,只是身为皇帝总得收敛一二。刘义符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一天就是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在皇宫之中建立了一排商铺,自己扮作买主与商家讨价还价,玩腻了就在龙舟上喝酒、睡觉,根本不理国政。

皇帝如此无状,这是四位顾命大臣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结果,为了对得起先帝的遗命,他们只能尽心辅佐,苦苦相劝,希望刘义符能够像他父亲一样顿悟,只可惜,并没有。当北魏大军攻打刘宋时,只有四位顾命大臣主持朝政,刘义符不闻不问,依旧我行我素。

废掉旧主另立新君

谢晦、徐羡之、傅亮三人在朝中辅佐朝政,檀道济则出征北伐抵抗北魏的入侵,刘义符整日与宫人嬉戏无度,四人倍感失望,本以为多次劝导刘义符能够改邪归正,结果人家油盐不浸,于是这四人商量之后便产生了废掉旧主、另立新君的想法。

424年五月的早晨,刘义符酒醉还没有起床。这时候檀道济带着兵闯进皇宫为谢晦、徐羡之、傅亮等人开路,说是闯其实是一路顺畅,这些朝臣们早就打点好了一切,而且皇帝的荒淫无度有目共睹,他们跟随刘裕打下江山知道有多么的不容易,不想刘宋就这样毁在刘义符的手里,所以当四位顾命大臣逼宫时,他们一路开绿灯。

接下来他们搜出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而刘义符则被囚禁在故居太子宫。之后发布公告:“宋少帝游戏无度,执政徐羡之等召檀道济进京,废杀少帝及庐陵王刘义真,迎立宜都王刘义隆于江陵,是为宋文帝”。

顾命大臣害怕刘义符死灰复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人取了刘义符的性命。刘义符死的时候19岁,他不但玩丢了皇位,还玩丢了自己的性命。如果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刘裕会不会后悔立刘义符为太子,会不会后悔指派的这四位顾命大臣是错误的呢?

不管怎样,历史都无法更改。好在刘义隆登基之后是一位勤勉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开创了“元嘉之治”的盛世之举。只是这些顾命大臣的结局就不太好了,当刘义隆权力集中之后,除了檀道济之外,其他三位都因功高盖主、位高权重而被刘义隆忌惮,之后三人均死于非命。

小结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刘裕累死累活打下了江山,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本来精心安排好的后事,却被不争气的儿子刘义符打乱了算盘。刘义符每日贪于玩乐、不思进取,朝廷都要火烧眉毛了,他仍然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这样的皇帝被废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刘裕的托孤之举显得颇为儿戏,刘裕刚死一年,儿子刘义符就被废,之后父子俩就在另一个国度见面了,不知道刘义符会给刘裕一个怎样的交待呢?是后悔自己安于享乐,还是怨恨被顾命大臣诛杀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上》《中国历史记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 分享 2022-02-13 10:50:25

0个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